重查(第3/14頁)

“我真是氣不過。學以致用,這四個字是導師對我們最大的期望。我幹了刑警,師兄致力於對精神類疾病的研究與探索,他卻用他學到的這些寶貴的知識,搞詐騙去了!”

“我覺得你啊,不要灰心,不要自責。你也可以搞搞論文,就說說犯罪意識這個問題。就像大夫真厲害,治未病。咱們怎麽能從犯罪意識形成的時候,就把它掐住,這個你好好兒研究研究。早發現,早治療。最好搞出一個什麽儀器,哢嚓,給腦電波一分析,就知道他是不是要犯罪。”

我把夏新亮逗樂了,他說:“師父你也是愛鬼扯。”

“這不是讓你別老關門閉戶生悶氣嘛。不解決問題。咱要實幹,要摸索出成熟的模式來打擊各類犯罪。在我看來,殺人案,是很容易破的一種案件,是你看得見摸得著的。這案子就是死了,擱置了,譬如咱們很多舊案,但只要有線索上來,咱就能繼續跟進,對不對?”

夏新亮點了點頭。

“甭管多久,咱們把它破了就完了,找著線索就完了。橫豎它就是一起殺人案,我跟你有仇、你跟我有仇,它對社會的危害性就局限於你死、我死。”

“小圈子的。”夏新亮附和道。

“對,”我鏟了鏟我的比薩,“那麽,對社會危害性比較大的案件,我認為,一是毒品,我前前後後搞了好些年這類案件。別看毒品小,但它危害性大,它涉及一個家庭、一個社會。還有一些盜竊案、搶劫案,包括系列犯罪,它對整個社會的生態破壞都是大的。再有就是像高博搞的金融犯罪,詐騙、小額貸,你遇上的這種非法集資啊,哎,說到這兒,我想起來早些年,你跟昱剛都沒來呢,我跟著高博搞過一個'民族資產解凍”案,那局大的呀,你聽著都不像真事。”

“民族資產解凍?”夏新亮一臉狐疑,“我發現您也夠不安分的,什麽案子都摻和一腳。”

“有意思啊!咱搞刑偵工作的,你首先得對它感興趣。你感興趣,你才會往進鉆,你也只有鉆進去,才可能順著蛛絲馬跡去把真相挖出來、給犯罪打掉。”

“那您給我說說這個“民族資產解凍'唄。犯罪預測儀我一時半會兒是給您搞不出來了,但我還真想深入了解了解詐騙這回事,考慮寫個論文,從心理學的角度。”

“行。咱邊吃邊說。這個“民族資產解凍”,就跟演電影似的,因它被騙的人,光北京就得將近三百萬了。被騙的都是什麽人?這事我說你都不會信的,但是他們說能給

自己說信了,真有這種人。被騙的都是一幫高級知識分子。”

“哦?”

“你這個師兄你就覺得挺高智商了是吧?我跟你說,有時候這高智商,打不過編故事的。他不見得多有文化,但他會講故事。這個“民族資產解凍'是怎麽回事呢?就是說他有幾十萬個億,注意啊,是幾十萬個“億”,是李氏也好、誰的家族也好留下來的,需要兌換成人民幣資助國家,完了國家給你幾個點,那幾個點就讓你花一輩子也花不完,他們虛構一個假的東西出來。這個我光說,說不明白,是真熱鬧,應該給你找卷宗。回頭給你找,我就簡單說說。”

“等等,我先百度百度。”夏新亮掏出手機,叭啦叭啦跟那兒摁,不一會兒他擡起頭看著我說:“還真查到了,這就是掛著各種噱頭騙錢,冒充軍人、政府。”

“對,各種噱頭。這個是冒充李桂花的,有'中華民國潛伏證”,她自己都相信自己是真的,我們抓她的時候自己樂著呢,喜笑顏開的,這是皇家給她的詔書,孫中山給她的'黑梅令',一水兒國家大公章。這是做的假的銀行流水,一萬億是一兆,這是993兆。他們編很多東西,有時候網上一查還有。”

“那這女的真實身份是幹嗎的呀?”夏新亮問。“她兩口子是警察。”

“比你那狠吧?她老公是廣西的警察,她是搞文職的,後來當了十幾年不幹了。哎喲喂,廣西幹這個的特別多。”

“我就知道廣西有很多做傳銷的,很善於編故事。”

“他們怎麽編故事呢?揀一個老頭兒,因為這個老頭兒死了,我們才去的現場。他們給老頭兒弄一人設,設計老頭兒是孫中山轉世,給老頭兒租一個別墅,租下來一年也一百多萬,在裏面弄得跟跳大神似的,把他看成是孫中山。他們沒文化,但是會講故事。說“八一'怎麽形成的?八大家族合而為一。這八家都是誰啊?李家、羅家、程家、趙家,李家是誰家啊?李世民他們家啊。羅家是誰家啊?羅斯柴爾德啊。我說羅斯柴爾德是誰我不知道。她說你不知道?美聯儲最有錢那家啊,姓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