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蘇軾(第3/6頁)

而哪怕是中立,其實也更多是偏向想讓王安石的變法慢下來,但這總體而言,與“王安石變法”是不符的。】

【於是蘇軾在這時候申請了外調,去了杭州做了通判,因為王安石的變法,在那時正如日中天,哪怕是當時的司馬光,都無法與王安石的變法相抗衡,所以蘇軾認清自己在朝廷中也改變不了什麽,幹脆就離開了是非之地。】

【在杭州赴任期間,蘇軾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也寫了很多詩篇,其中就有一首贊美西湖的千古名篇,可謂是更奠定了蘇軾在文壇上的地位,這首詩就是——《飲湖上初晴後雨》。】

【其中最後一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

【而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蘇軾開始大量作詞,是的,你敢相信嗎,蘇軾作詞,竟可以說是半路出家。】

【之前說蘇軾開創了豪放和曠達兩種風格的詞作,大概就是因為他半路出家,別人專業填詞,他專業“突破”。】

"嗯?"

李世民看了看蘇軾寫的那首詩,又聽天幕說起最後這一句,心想是因為半路出家,所以所受局限性更小,由此反倒是讓詞作的風格更多樣化起來了嗎?

那就不知這豪放和曠達風格的詞作,究竟是何種模樣了。不過這首詩倒是寫的也當真不錯。不知這蘇軾的詞和這詩相比起來,又是如何?

【之所以說蘇軾的仕途是跌宕起伏的一生,因為蘇軾在做了三年杭州通判之後,又去了密州做知州,而他到密州任職期間,正逢宋朝和

西夏開打,更確切說是西夏在入侵大宋。】

【於是蘇軾在和朋友一起打獵的時候,為此有感而發寫了一首詞。】【這首詞就是著名的《江城子·密州出獵》——】

【老夫聊發少年狂……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李世民念著這首詞,眼睛一瞬間就亮了起來。這詞,可當真是狂氣十足啊!

比之那婉約派的詞作風格,更叫他忍不住贊嘆!親射虎,看孫郎。

西北望,射天狼。

一種直抒胸臆的豪邁氣概撲面而來!

此詞一出,這蘇軾,倒也真是名不虛傳。

【這首詞與之前的詞作風格大為不同,如果說之前的詞作風格,是由歌伎在宴會上唱的那種,那蘇軾的這首詞,就該由將士們擊鼓傳唱,豪放又氣概十足,且充滿了陽剛之美。】

【而這時候的蘇軾,已經40歲了,在密州的時候,他還夢到了自己已故的妻子王弗,且距離亡妻去世,也已經有十年了,所以蘇軾因為格外懷念自己的亡妻,再次寫下了一首千古傳誦的悼亡詞——《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沒有任何華麗辭藻的堆砌和雕琢,但卻深刻表達了蘇軾對於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意,自然而又深刻,平淡中寄寓著真淳,思致委婉,境界層出,實為膾炙人口的千古詞作。】

【而在蘇軾於密州做知州的這期間內,他和自己弟弟已經七年未見了。】【所以因為特別思念自己弟弟,蘇軾再次寫下了另一首千古名篇——】

【即我們更為熟知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不是聽到這個詞牌名,都要唱出來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其實這首詞還有個"前綴”,就是在“明月幾時有”前面,還有一句“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其中的“子由”,指的就是蘇軾的弟弟蘇轍。】

【加上這句後,這首詞是不是看著就跟寫日記似的,只不過我們寫日記大概就是今天的天氣好,心情不好,而蘇軾寫日記,卻能寫下千古名篇來,嘖,人與人的差距。】

人與人的差距……>這幾首詞下來,也真是讓他們見識到了何謂人與人的差距了。

懷念亡妻和想念弟弟,竟然能寫出這樣的詞作來,叫他們還能說什麽好?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還有那“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這詞從頭到尾,竟無一處不美,不叫人震撼!怎能把對親人的思念寫的如此超脫和美妙?真是讓人忍不住一讀再讀!

【蘇軾的這首《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有多出彩?】【南宋文學家胡仔曾這樣評價這首詞——"中秋詞,自東坡《水調歌頭》一出,余詞俱廢。"】

【而且話說回來,以往的詞,很少是寫給妻子和兄弟的,而蘇軾寫的這兩首詞,可謂是從內容上,也再次擴展了宋詞的內容邊界,除此之外,其實也是在表達仕途在外,失意卻也樂觀超脫的曠達胸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