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冰皮月餅

為著中秋節的大生意, 正日子前好幾天,林稚就開始著手做起月餅。

這時候過中秋吃芙蓉餅、荷葉餅、梅花餅、滴酥鮑螺,也吃類似月餅的一種餅點, 叫“酥餅”。

四兩油酥、一兩蜂蜜、十六兩白面揉成面劑, 印模烤熟,沒有餡兒, 味道相當甜軟。

但還不是月餅。

林稚穿來十多年,對大宋朝各種節日都能習以為常, 只除了中秋——沒有月餅的中秋,那還能叫中秋嗎?

從前在慈幼局不方便, 現在有了自己的酒樓,當然要好好做一做。

把從街市上買來的糯米粉、糖粉和牛奶拌在一起, 上鍋蒸熟, 擀皮兒,裹上芋泥和豆沙餡, 印上蓮花形狀的模子,也不用烤, 晾涼就能吃了。

沈小七卻等不及晾涼,掰開一塊趁熱吃了,“香甜可口,好吃!就是有點粘牙。”

阿藍道:“還沒涼,當然粘牙了。”

阿藍雖然沒吃過這一千多年前的冰皮月餅, 但卻明白冷藏的重要性——這大概就是廚師的第六感。

沈小七戀戀不舍地放下那塊還溫熱著的冰皮月餅, 許是想到了端午節鹹口的肉粽,又問林稚, “阿郎, 這糕餅有沒有肉餡兒的?”

林稚驚奇地看著他, 你怎麽知道還有雲腿月餅、鮮肉月餅?

“當然有,不過不是糯米皮子,是……酥餅那樣的皮子。”

“那肯定也很好吃!”沈小七憧憬起來,“酥得掉渣的皮子再加上鹹鮮的肉餡,嘿嘿!”

順著他的話一想,林稚也有點饞了,“那就再做個肉餡的?”

沈小七自是沒有說不好的理由:“行!”

阿藍撲哧一聲笑出來,“小郎君真是禁不住攛掇。”

林稚也笑了笑,他這哪裏是禁不住攛掇?明明是虛心納諫才對。

正猶豫該做鮮肉餡兒還是雲腿餡兒,忽然一拍腦袋——地窖裏不是正好掛著幾條火腿?

看他把那條買來沒多久的火腿搬出來,阿藍無奈地搖搖頭,“小郎君啊……”

林稚沖他心虛一笑,“咱們明年再吃兩年腿——不,三年腿。”

“小郎君想吃什麽就吃什麽。”阿藍接過他手中的火腿,捏了捏,“這火肉腌得不錯,現在吃也行,小郎君打算剁成餡子?”

林稚點點頭,“先切一小塊蒸熟,嘗嘗鹹淡。”

阿藍依言用刀片下一層,上鍋蒸了。過不兩刻,兩人取下整好的火腿肉片一嘗,還行,不很鹹也不很淡。

“這種做餡兒就很好。”

火腿切丁,放蜂蜜、砂糖、熟糯米粉、豬油拌勻,包進油酥皮子裏,比冰皮月餅少一步印模,多了一步爐烤。

在這股油滋滋的香味包圍下,幾人愣是忍住一口沒嘗,等到第二天月餅回完油才拿來掰開吃。

酥、軟、香,皮酥肉香,甜中帶著點鹹味兒,偶爾還能咬到肉餡裏的砂糖碎,口感很奇妙。

再說那冰皮月餅經過一晚上的冷卻,外皮變得軟糯清甜,還不粘牙,裏面的豆沙和芋泥淡香可口,並不很甜,空口吃三四個不成問題。

吃著月餅,林稚覺得今年終於能過一個舒服的中秋了。

他是舒服了,其他三個大宋土著的舒服也很重要——吃完月餅,林稚幫著阿青一起做滴酥鮑螺。

滴酥鮑螺和後世的月餅地位相當,無論富貴之家還是小門小戶,每逢中秋都要擺上一盤,用來自吃或待客。

發酵的牛奶小火慢煮,分離出奶油狀的奶渣,拌上蜂蜜,擠成“底下圓,上頭尖,螺紋一圈又一圈”形狀的小點心——有點像給蛋糕裱花。

看著盤中一個個精致的小點心,阿青問:“小郎君是第一次做這鮑螺嗎?”

“是,也不是吧。”林稚笑著把蜂蜜木勺收起來,“從前在慈幼局的時候看廚娘做過。”

幾人知道他是從慈幼局出來的,是以並不驚訝。阿青抿抿唇,“小郎君做得很好看。”

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林稚卻來了壞心思,故意逗他,“那和阿藍做的比起來如何?”

“我真壞。”林稚在心裏譴責自己,“好像那種故意問‘你喜歡爸爸還是媽媽’的壞親戚!”

阿青把唇抿得更緊了,“……小郎君做得好看。”

林稚很高興地笑了一會兒,“好啦,我知道你在哄我——還是阿藍做得更好看。”

說曹操曹操到,阿藍撩開門簾進來,“我做什麽好看?”

林稚笑道:“滴酥鮑螺!”說完,留下摸不著頭腦的阿藍和一臉抿著笑的阿青,自去裝月餅禮盒了。

因有早前的蛋黃肉粽,以及更早前的豆沙寒燕,食客們都知道林氏這裏不走尋常路,到了中秋也都來看林稚又在賣什麽新鮮玩意兒。

“這模樣白白的糕餅叫什麽?哦,冰皮月餅……還有兩種餡料?那給我各來兩盒。”

“火肉糕餅麻煩來一盒,多謝小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