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螃蟹大餐

一大清早, 李太尉家奴仆來取前兩日訂下的糖蟹。

“前朝河間距長安路途遙遠,為了保鮮,便把蟹子制成糖蟹。”

那奴仆笑道, “臨安城依山傍水, 河鮮豐富,原是不需如此, 但太尉偏愛這一口,所以才在小郎君這裏訂下了糖蟹。”

林稚微笑稱是, 口味這種東西,有時候就是霸道得不講道理。

比如他那位大學室友, 不僅愛吃紫蘇桃子姜,還喜歡各種炸物兒, 炸蚱蜢、炸蠶蛹、炸知了猴……

再比如生在大宋臨安, 卻長了個二十一世紀胃的孟少卿。

李太尉愛吃的糖蟹,其實是唐宋兩朝人民獨有的烹蟹方法。

先將蟹養在水裏, 等其吐凈泥沙,放入糖漿中腌制一晚, 再將腌好的蟹放入加了蓼湯和鹽的瓷甕中,密封保存,等待十天後便可取出蒸吃了。

在甜味之外,糖蟹的味道還包括鹽的鹹味、蓼湯的辣味、以及自身的鮮味,滋味十分綿長。

林稚做不來這些, 這糖蟹還是阿青腌的。

李家奴仆接過瓷甕, 又引經據典大力誇贊了一番:“據說前朝皇帝在食用糖蟹之前,都會把蟹殼仔細拭凈, 貼上金縷龍鳳花雲, 而後再慢慢食用, 因此也被稱為‘縷金龍鳳蟹’。”

“小郎君店中這螃蟹,也很適合貼上金縷龍鳳花雲來吃!”

林稚謙虛著推辭幾句,心中卻道:“貼上金縷龍鳳花雲來吃,這不是自比前朝皇帝?小夥子你這個想法有點危險了啊……”

把這幾句彩虹屁告訴其他三人,沈小七感嘆:“果然是大戶人家,連奴仆都這麽有學問,不像我,見著好吃的只會說一句‘好吃’!”

阿藍笑著看他一眼,“其實,只會說一句‘好吃’就夠用了。”

林稚贊同:“沒錯。”

就在這時,阿青的聲音從庖廚傳來:“吃飯了。”

“好嘞!”

沈小七放下掃帚,幾個箭步上前,掀開蓋子,熱氣混著鮮香氣一並傳來,他不自覺地多吸了幾口氣,“不愧是黃油蟹!”

“黃油蟹”這個說法還是林稚告訴他們的。

今日小魚販送來的青蟹裏有一只格外不同,不光摸起來手感鼓脹偏軟,蟹身顏色也較黃。

見林稚舉著那只螃蟹看得認真,小魚販道:“這蟹子不太鮮靈,好像快死了,我給小郎君換一只。”

“不用換。”林稚擺手,“這只正好!”

黃油蟹屬青蟹的變異品種。

大部分的青蟹都會脫殼,但有極少數的蟹因肥過了頭無法完成脫殼,膏脂聚集在體內,整只蟹便充滿黃油,故而被稱為黃油蟹。

美食紀錄片上說這種蟹大多出現在春天,卻沒想到秋天也有,實乃意外之喜。

把“意外之喜”浸入冰水,使其油膏凝固,剝去蟹鰓蟹奄,倒入花雕酒調味,冷水下鍋清蒸,這樣做能最大程度保持黃油蟹本身的鮮味。

蒸熟的黃油蟹蟹殼柔軟,肉質鮮甜肥美,掰開蟹殼,流沙質感的蟹膏色澤橙黃、香氣四溢,令人垂涎欲滴。

對半切開,每人都分到四分之一蟹黃,沈小七盯著屬於自己的那塊直吞口水,“好香啊。”

蟹膏與蟹肉融為一體,咬下一口,清甜香濃的膏脂在口中滑淌,嫩滑的蟹肉交雜柔滑的油香,猶如充盈著蟹香的鹹蛋黃在舌尖迸開,讓人欲罷不能。

吃完一小塊蟹膏,阿藍忍不住評價:“都說滄州蟹口感彈潤、潁州蟹鮮甜肥美,可若是遇到這黃油蟹,也只能甘拜下風。”

林稚點點頭,前世這黃油蟹可謂是蟹中王者、有市無價,“一匙黃油值千金”呢。

因著只有一只,幾人都吃得很珍惜,搭配著雞湯索餅,戀戀不舍地吃完了這頓朝食。

黃油蟹吃完,蟹子的售賣正式打響。

秋天本來就是吃蟹的季節,外加臨安城依山臨水的地勢、發達的水產養殖業,小魚販這幾天的進貨除了螃蟹就沒別的,偶爾看見幾條小魚勾都算新鮮。

林稚感覺自己被螃蟹包圍了。

小魚販也覺得最近上的螃蟹太多,問林稚要不要魚蝦之類,他可以去蘇州運來。

林稚想了想,“這些天先送蟹子,過幾天再進魚蝦吧。”

小販答應著。

螃蟹是大菜,只上食單上的時令菜品有些浪費,林稚便特意單獨開辟一方食單冊子,專門記錄各種螃蟹菜。

每一道螃蟹菜都有專屬賣點,搭配秘制蘸醬的清蒸蟹、祛寒溫胃的香煎蟹、下飯一絕的姜蒜炒蟹、風味獨特的豉汁蟹,還有孟少卿吃了都說好的蟹釀橙……

當然,“孟少卿吃了都說好”這句形容詞是林稚私下說的,蟹釀橙的食單官方標語是“酸甜可口”。

除此之外,每道螃蟹菜還有專屬詩句作襯,什麽“筐實黃金重,螫肥白玉香”、“殼薄胭脂染,膏腴琥珀凝”、“霜柑糖蟹新醅美”,保管看一眼就讓風雅的文人墨客心生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