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沈國富:早上還在念叨純肉的粥,沒想到這就來了!(第2/4頁)

這一步做完,高大爺說道:

“既然基本工作已經做好,那就開始吧,保民做綠色的雞粥,我做白色的,最後再合在一起。”

所謂的太極雞粥,說白了就是將兩種顏色的雞粥按照陰陽雙魚的方式倒進盆裏。

為了讓上桌的效果達到最佳,需要同時制作。

兩種顏色同時做好,然後盛到容器中,這樣做來的雞粥才會溫度一致,口感也會順滑無比。

謝保民答應一聲,便架上炒鍋準備制作。

相對來說,高大爺就更細致一些,他認真對林旭說道:

“這道湯品跟疙瘩湯有幾分類似,算是高端版本的疙瘩湯,待會兒需要用到熟豬油、熟雞油、清雞湯、水澱粉、食鹽以及味精。”

烹制之前,先把用料說清楚,這樣林旭才能對這道湯品有個大概的了解。

“我記住了師父。”

高大爺將炒鍋滑鍋,接著往鍋裏放了半勺豬油。

油燒熱,將準備好的清雞湯倒進去,約莫快燒開的時候,放入食鹽和味精進行調味。

等雞湯徹底燒開,舀起一大勺水澱粉勾進鍋裏,同時將火調到最小,讓鍋裏的雞湯保持似開非開的狀態。

“往鍋裏倒雞肉蓉的時候,湯不能開,否則肉蓉會第一時間熟透,導致口感發幹發柴,但溫度也不能太低,低了這些肉蓉會沉澱,大概九十度左右就行。”

作為一個老廚師,高大爺簡單幾句話就將需注意的要點說了出來。

林旭點點頭,表示記了下來。

接著高大爺就一手拿著勺子在鍋裏攪動,另一手端著盛有雞肉蓉的盆,像攪疙瘩湯一樣慢慢往鍋裏傾倒。

雞肉蓉入鍋後,會立馬順著旋轉的雞湯流淌。

這有效防止了肉蓉結團的情況發生。

等所有肉蓉全都倒進鍋裏,將火調大,把鍋裏的湯再次燒開。

隨著溫度上升,鍋裏的肉蓉很快凝結成了米粒大小的肉團,而且因為鍋裏一直在攪動的緣故,肉團全部呈長條形,看上去跟米粒沒什麽區別。

林旭驚訝的看著這一幕,覺得真是神奇。

高大爺說道:

“這個時候不光要攪動,還要靈活調整稀稠度,稀了勾芡,稠了倒清雞湯。”

林旭好奇的問道:

“要是稀稠正好呢?”

高大爺笑笑,舀起半勺豬油淋進去:

“那就準備出鍋。”

雖然嘴上說著出鍋,但卻沒有這麽做,反而又舀起半勺雞油淋到鍋裏,並用勺背在雞粥表面輕輕旋轉,讓油脂自動化開。

等到雞粥表面浮現出一層明亮的油脂,高大爺這才將炒鍋端離火焰。

而同一時間,謝保民也將自己那份綠色的雞粥做了出來。

兩種雞粥擺在一起,賣相上是兩種米粥,但濃郁的鮮香味,卻直往鼻孔裏鉆,讓人忍不住就想嘗嘗味道。

過去接觸過仿葷菜,覺得把素菜做成肉挺難得的。

今天見識了仿素菜的做法,才發現素菜做成葷菜並不難,難的是如何把葷菜做成素菜的樣子。

高大爺將自己做好的雞粥倒進盆裏,謝保民隨即用勺子舀著綠色的雞粥順著盆的一側開始傾倒。

沒多久,一個漂亮的太極圖就出現在了盆裏。

用勺子舀起一點白色的放在綠色的雞粥上,再舀一些綠色的放在白色的雞粥上,陰陽雙魚正式制作完成。

看著盆裏的太極圖案,林旭覺得受益匪淺。

總算學到了這麽一道高端菜品。

高大爺說道:

“雞粥能搭配的食材挺多,高档的有海參、魚翅、魚膠、魚唇、燕窩、魚肝等食材,中档的有銀耳、蹄筋、鴿蛋、鮮貝、魷魚之類的,還可以跟豆苗、菜膽等素菜搭配,適應性很強。”

林旭知道,師父這是在指點自己呢。

所謂授人予魚不如授人予漁,教一兩道技法,不如直接將整個類型全傳授出去,這樣再遇到類似的菜品,就能輕松制作了。

謝保民補充道:

“跟其它食材做的話,別的食材要先用雞湯燴一下,雞粥做好了再放入搭配的食材。另外你記住,凡是雞粥類菜品,不管配菜有多名貴,在雞粥面前也只能做配角,雞粥類菜品,雞粥是當初無愧的主角。”

兩人的話讓林旭對這類菜品有了很直觀的認識。

原來這就是雞粥類菜品的要點啊。

記下來記下來,省得回頭忘了。

菜品做好,謝保民端起來,準備去樓上送,讓林旭的家人都嘗嘗味道。

這時候,包房裏已經上了一些前菜,沈國富正吃得不亦樂乎呢。

吃著吃著,他見謝保民端著一個湯盆進來,頓時喜出望外,這麽快就上大菜了嗎?這次高總廚不知道做了什麽好吃的,有點期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