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有沒有一種可能:你所吃過的獅子頭,只是肉丸子!(第3/4頁)

林旭切的時候,謝保民三人聊著這道菜,看起來居然很和諧。

直播間的粉絲們發著各種彈幕,都被這種精細的做法給驚到了:

“我去,難道我從小到大吃過的獅子頭都是假的不成?”

“不是假的,有可能只是肉丸子。”

“這樣的獅子頭多少錢一份,說出來讓我死心?”

“有錢了一定要換一台能聞到味兒的手機。”

“明明現在只是切肉階段,但我的口水卻在抑制不住的分泌。”

“我也是啊,光聽幾位國宴總廚聊天,就把人饞得不行。”

瘦肉丁切完,林旭開始切肥肉。

肥肉丁黃豆粒大小,理論上來說比綠豆粒大小的瘦肉丁簡單一些,但實際上肥肉比較軟,光片成薄片的步驟就挺讓人為難。

林旭一邊忙活一邊說道:

“大家要是在家嘗試著做,可以把去皮了的五花肉放進冰箱裏凍半小時,那樣肥肉會更容易切一些。我刀工湊合,加上趕時間,就沒凍,直接下手了。”

這話剛說完,彈幕上就飄過一片帶書名號的湊合二字,很明顯。

大家依稀還記得上次烹飪比賽,林旭用內酯豆腐雕刻了兩條魚。

那樣美輪美奐的刀工,你跟我說湊合?

“林老板說自己刀工湊合,就跟劉國梁說自己勉強會打乒乓球一樣。”

“喬丹:我打籃球湊合!”

“舒馬赫:我開車湊合。”

“梅西:我踢足球湊合。”

“……”

林旭把肥肉和瘦肉切好,拿著廚房秤,分別把瘦肉和肥肉稱了一下,他說道:

“獅子頭的肥瘦比在7:3和6:4之間,要是肥肉過多,吃起來會油膩,肥肉太少,達不到無筋無渣的口感,要是講究的話,可以把比例嚴格控制在6.18:3.82,這個比例是理論上最佳配比。”

很快,有觀眾就算出了這個比例的得到的數字:

“我去,居然是0.618,黃金比例分割點。”

“媽耶!我學個做菜而已,居然扯到了數學和美學,這是我沒想到的。”

“果然,生活中是處處能見到黃金比例分割點的。”

林旭稱了一下,隨即又拿起那塊豬後臀上的硬肥膘切了一些。

這次他沒有稱重,直接開始做了。

“剛剛稱重是讓你們看的,對於一個專業廚師來說,手就是秤。”

說話的時候,他拿著切好的那團肥肉丁說道:

“比如這團肉丁,是13克。”

說完往電子秤上一放,顯示的果然是13。

又隨口說了幾種數字,居然全對,不僅驚到了觀眾,連邱振華三人也贊嘆連連,覺得這手稱重的本事真是厲害。

林旭笑了笑,沒有多說什麽,而是把肥肉丁裝到一個盆裏,撒入一些食鹽,攪拌均勻後放在一邊開始腌制。

食鹽在融化時,有很強的殺水作用。

瘦肉最怕直接接觸到鹽粒,所以要在肥肉丁中調味,讓食鹽化開,同時利用食鹽的殺水性,將肥肉中的水分殺出來,這樣摔打時更容易起膠。

接著又將瘦肉丁拿過來,往裏面放入切好的小香蔥末和芝麻大小的生姜末,再淋入一些蔥姜水,開始往肉餡中打水。

瘦肉想要嫩,一定要打水,讓瘦肉的纖維中吸收到水分,這樣的瘦肉才能做到入口即化。

“蔥姜是給瘦肉增香去異的,水是讓瘦肉吸收的,但這兩者對肥肉丁沒啥作用,反而還會影響肥肉起膠,所以要先把瘦肉打一下,打好了再摻在一起混合摔打。”

林旭順著一個方向攪拌著瘦肉,攪動一會兒就加水,讓瘦肉吸收。

等到瘦肉摸著潤而軟嫩,甚至有彈性時,這樣的肉才算攪打完畢。

接著再把肥肉端過來,將兩種肉倒進一個陶瓷大盆裏,再放入準備好的蟹粉、蛋清、以及用擀面杖碾過的蝦籽,攪拌均勻後開始摔打。

看到這裏,邱振華說道:

“老戴給我打電話時,說的是過來給林師傅把關,但看到這裏我才發現,我沒資格把關,只能算是切磋學習……好多淮揚菜的師傅都不知道,做獅子頭時,需要把蝦籽碾碎,這也是我大伯的不傳之秘,沒想到被林師傅掌握住了。”

獅子頭中加蝦籽,是為了增加香味,但獅子頭的整個燉煮過程是文火熬制,蝦籽又被封到肉中,溫度不夠,鮮味散不出來。

所以在做的時候,就得用擀面杖把蝦籽的外殼碾碎,這樣鮮味才會得到完美的釋放。

林旭像小時候玩膠泥一樣,將攪拌好的肉丁不斷的從盆裏挖起來,又不斷的摔到盆底。

用這種方式,能夠讓肥肉起膠,同時也能讓肥肉丁和瘦肉丁粘合在一起。

這是個體力活兒,體力不夠的人根本堅持不下來,所以一般出鏡表演的廚師,特別是老師傅,會特意把步驟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