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萬裏春(五)(第3/5頁)

她艱難地呼吸,眼睛勉強半睜著。

“你可知誣告宗親是什麽重罪?可笑我今日,竟還非來這鼓院不可,你倒是告訴我,到底是何人指使的你,讓你這般不要性命地汙蔑我與我父?”

魯國公盯住她那張滿是冷汗,蒼白如紙的臉。

倪素嘴唇翕動,聲線也止不住地抖,“受誰指使?我受三萬英魂指使,要你們這些最該死的人,去九泉之下向他們贖罪。”

魯國公神情一凜,“你好大的膽子!憑你三言兩語,你便想定我與我父的罪?可笑!可笑至極!”

“譚廣聞的罪書在前,在雍州的監軍韓清韓大人與秦繼勛將軍,魏德昌統領,他們都親耳聽見譚廣聞招認,吳岱輕信丹丘日黎親王,以為丹丘要偷襲鑒池府,時任雍州知州的楊鳴依附於南康王,而吳岱更是暗中與南康王勾結,令楊鳴奪了雍州軍統制苗天寧的令牌,私自調兵增援鑒池府。”

倪素只覺得自己一呼一吸都是痛的,她仍強迫自己保持清醒,“可這消息是假的,丹丘沒有攻打鑒池府,卻偷襲了兵力空虛的雍州……”

魯國公心中駭然,他一下站起身,“你住口!”

這個女子如何會知道這些事?!

“你當這裏是什麽地方,怎由你在此信口胡說!”

“她沒有胡言。”

周挺走入正堂,“譚廣聞當日認罪時,我就在側,他親口說過,當時支援鑒池府的,除了那一半雍州軍以外,還有他。”

“當時,蒙脫以青崖州徐氏滿門性命相要挾,要玉節大將軍投敵,而玉節大將軍將計就計,下令兵分三路在牧神山圍困蒙脫,其時,吳岱卻催促譚廣聞增兵鑒池府,杜琮更是假傳軍令,讓他先去鑒池府,再趕赴龍巖。”

“可譚廣聞並不熟悉龍巖地形,他迷了路,致使三萬靖安軍在牧神山與五萬胡人同歸於盡。”

“彼時在輦池的葛讓葛大人,從頭至尾都沒有收到軍令,而這個攔截大將軍軍令的人,便是三司使潘有芳。”

“周挺!”

魯國公冷聲道,“你這是做什麽!竟敢與這個來歷不明的女子一道,在此汙蔑我父?!”

“她的來歷還不夠清楚嗎?她名倪素,雀縣人氏。”

周挺一低眼,就是她被汗濕的鬢發,顫抖的身軀,“國公爺來的路上,沒有聽人說嗎?她的亡夫徐景安,是靖安軍最後一個人。”

“那個人,已經為大齊戰死在雍州,而她,在為亡夫,喊冤。”

“她說是就是,何以為證!”

倪素艱難出聲,“那麽國公爺您,又何以為證?”

魯國公幾乎被她這道聲音一刺:“譚判院!她的刑罰受完了沒有?”

譚判院如實答,“還有十杖。”

“那你還等什麽?繼續!”

魯國公橫了他一眼。

周挺立在側,他沒有辦法為倪素再多說一個字,只見皂隸又舉起笞杖,一杖連著一杖,倪素的雙肩緊繃,她痛得失去了理智,身體不住地抖動,皂隸伸手按下她的後腦,迫使她的臉重重抵在凳面上。

“不許如此待她!”

何仲平見狀,在門外大喊。

“她是心甘情願受刑,根本就不會掙紮!你們不許如此待她!”

“大人!求求您!”

越來越多的聲音,此起彼伏,有些娘子還帶著哭腔,在門外頭一聲聲地求。

“譚判院!”

周挺壓著怒意。

譚判院充耳不聞,他與這位周副使根本就不是一路人,如今諫院裏頭多少官員都指著魯國公,若嘉王繼位,他們這些反對新政的人,莫說官身,只怕連性命都保不住。

“譚兆!”

驀地,一道隱含怒意的聲音從大門處傳來,譚判院猛地擡起頭,只見孟、黃二位相公撥開了人群。

“給我停手!”

孟雲獻見笞杖又要落下去,“譚兆你聽見沒有!”

譚判院嚇得不輕,他連忙從長案後走出來,讓人停手,然後迎上前,“孟相公,黃相公……”

黃宗玉臭著臉,拄著拐杖走得慢,只見孟雲獻像一陣風似的從他身邊飛快掠過,很快到了正堂裏頭。

春凳上的女子,臉色煞白,抓著凳面邊緣的手青筋鼓起,嘴裏都浸著血,孟雲獻只看了一眼,他緊咬齒關,心頭難捱。

“國公爺,此女怎麽說也是在雍州有過大功績的,再說她的亡夫徐景安還是親手殺了耶律真的英雄,徐景安為國而死,咱們這些人卻如此對待他的妻子,是否太讓人心寒?”黃宗玉慢吞吞地走上來,瞧見地上的血跡,他再看那女子,心中也泛起些復雜的情緒。

魯國公冷笑,“黃相公這是什麽話?這刑罰是登聞院的規矩,哪裏是我定的?她要誣告我與我父,就得受著!”

“可我看你們是要將人打死才罷休,”

孟雲獻擡起臉來,這話雖是對著魯國公說的,但那雙眼,卻在盯著譚判院,“人打死了,案子就不用審了,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