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烏夜啼(六)

中秋已過, 翰林院與諫院的鬥爭愈發激烈,“倪青嵐”這個名字屢被提及,這些大齊的文官們恨不能使出渾身解數來駁斥對方。

諫院認為, 國舅吳繼康是過失致倪青嵐死亡,倪青嵐最終是因患離魂之症, 自己吃不下飯才生生餓死,故而,吳繼康罪不至死。

翰林院則認為, 吳繼康收買杜琮舞弊在先,又囚禁倪青嵐, 使其身患離魂之症, 最終致使其死亡, 理應死罪。

兩方爭執不下, 然而正元帝卻依舊稱病不朝,諫院與翰林院遞到慶和殿的奏疏也石沉大海。

正元帝如此態度,更令諫院的氣焰高漲。

“這幾日倪青嵐的事鬧得越發大了, 市井裏頭都傳遍了,我也去茶樓裏頭聽過,那說書先生講的是繪聲繪色, 連吳繼康是如何起了心思, 又是如何囚禁折磨倪青嵐的事兒都講得清清楚楚,不少書生當街怒罵國舅爺吳繼康, 那罵的,可真難聽……”

裴知遠一邊剝花生, 一邊說道。

“我聽說, 光寧府昨兒都有不少學生去問倪青嵐的案子要如何結,尤其是那些進了書院的寒門子弟, 一個個義憤填膺的,快鬧翻天了。”

有個官員接話道。

“你也說了是寒門子弟,天下讀書人,除了官宦人家,有幾個聽了他的事兒還不寒心的?官家若不處置吳繼康,他們只怕是不願罷休的。”

另一名官員嘆了聲。

那些沒個家世背景的年輕人,誰又不擔心自己會成為下一個倪青嵐呢?只要權貴有心,便能使其十年寒窗之苦付之一炬,甚至付出生命為代價。

此事在讀書人中間鬧得如此地步,實在是因為它正正好,戳中了那些血氣方剛,正是氣盛的年輕人的心。

“咱們啊,還是好好議定新政的事項,別去摻和他們諫院和翰林院的事兒……”趁著翰林學士賀童還沒來,有人低聲說道。

話音才落,眾人見張相公與孟相公進來,便起身作揖。

“都抓緊議事。”

孟雲獻像是沒聽到他們說了些什麽似的,背著手進門便示意他們不必多禮,隨即坐到位子上便與張敬說起了正事。

官家雖仍在病中,但政事堂議論的新政事項依舊是要上折子到官家案頭的,官員們也不敢再閑聊,忙做起手邊的事。

天才擦黑,孟雲獻從宮中回到家裏,聽內知說有客來訪,他也懶得換衣裳,直接去了書房。

“倪青嵐的事在雲京城裏鬧得這樣厲害,是你夤夜司做的?”等奉茶的內知出去,孟雲獻才問坐在身邊的人。

“是倪青嵐的妹妹倪素,但咱家也使了些手段,讓周挺將那書童賈巖的證詞也趁此機會散布出去,如此一來,茶樓裏頭說書的就更有的說了。”

若非是韓清有意為之,外頭也不會知道那麽多吳繼康犯案的細節。

“這個姑娘……”

孟雲獻怔了一瞬,端著茶碗卻沒喝,“竟是個硬骨頭。”

他語氣裏頗添一分贊賞。

“難道,她想上登聞院?”

孟雲獻意識到。

“若非如此,她何必四處花銀子將此事鬧大?咱家心裏想著,這登聞院,她是非去不可了。”

韓清談及此女,眉目間也添了些復雜的情緒。

“登聞院的刑罰,她一弱女子,真能忍受?”茶煙上浮,孟雲獻抿了一口茶,“不過她這麽做,的確更好方便你我行事。”

“官家本就在意生民之口,而今又逢泰山封禪,想來官家心中便更為在意這些事,倪青嵐的事被鬧到登聞院,官家便不能坐視不理,他一定要給出一個決斷才行。”

可如何決斷?滿雲京城的人都盯著這樁案子,那些寒門出身的讀書人更由倪青嵐之事推及己身,若官家此時仍舊鐵了心包庇吳繼康,只怕事情並不好收場。

那倪素,是在逼官家。

思及此,孟雲獻不由一嘆:“韓清,我覺得她有些像當初的你。”

“當年咱家若能上登聞院,咱家也定是要去的。”

韓清面上浮出一分笑意。

那時韓清不過十一二歲,是個在宮中無權無勢的宦官,而他這樣的宮奴,是沒有資格上登聞院的。

幸而求到孟雲獻面前,他才保住親姐的性命。

孟雲獻沉吟片刻,一手撐在膝上,道:“只等她上登聞院告了禦狀,官家一定會召見我。”

——

九月九是重陽。

倪素起得很早,在香案前添了香燭,她看見昨日蔡春絮送來的茱萸,朱紅的一株插在瓶中,她想了想,折了一截來簪入發髻。

“好不好看?”

她轉身,問立在檐廊裏的人。

徐鶴雪看著她,她一身縞素好似清霜,挽著三鬟髻,卻並無其它飾物,唯有一串茱萸簪在發間,極白與極紅,那樣亮眼。

“嗯。”

他頷首。

倪素笑了一下,她的氣色有些不好,臉也更清瘦了,她從瓶中又折了一截茱萸,走到他的面前,拉住他的衣帶一邊將茱萸纏上去,一邊說:“今日你要陪我去登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不能不戴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