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滿庭霜(三)(第3/4頁)

雪下了多久,張敬便在廊廡裏與賀童坐了多久。

他雙膝積存的寒氣至今還未散。

“你敢不敢告訴我,你昨夜看雪時,心中在想些什麽?”

孟雲獻忽然低聲。

“孟琢!”

張敬倏爾擡眸,狠瞪。

“我其實,很想知道他……”

“你知道的還不夠清楚嗎!”張敬打斷他,雖怒不可遏卻也竭力壓低聲音,“你若還不清楚,你不妨去問蔣先明!你去問問他,十五年前的今日,他是如何一刀刀剮了那逆臣的!”

轟然。

孟雲獻後知後覺,才意識到,今日,原來便是曾經的靖安軍統領,玉節將軍徐鶴雪的受刑之期。

堂中冷清無人,只余孟雲獻與張敬兩個。

“孟琢,莫忘了你是回來主理新政的。”

張敬步履蹣跚地走到門口,沒有回頭,只冷冷道。

他們之間,本不該再提一個不可提之人。

孟雲獻在堂中呆立許久,揉了揉發酸的眼皮,撣了幾下衣袍,背著手走出去。

禦史中丞蔣先明一上奏,官家今晨在朝堂上立即給了夤夜司相應職權,下旨令入內侍省押班,夤夜司使韓清徹查冬試案。

城中雨霧未散,夤夜司的親從官幾乎傾巢而出,將貢院翻了個遍,同時又將冬試涉及的一幹官員全數押解至夤夜司中訊問。

夤夜司使尊韓清在牢獄中訊問過幾番,帶鐵刺的鞭子都抽斷了一根,他渾身都是血腥氣,熏得太陽穴生疼,出來接了周挺遞的茶,坐在椅子上打量那個戰戰兢兢的衍州舉子何仲平。

“看清楚了麽?這些名字裏,可有你熟悉的,或是倪青嵐熟悉的?”

韓清抿了一口茶,幹澀的喉嚨好受許多。

“具,具已勾出。”

何仲平雙手將那份名單奉上,“我記得,我與倪兄識得的就那麽兩個,且並不相熟,我都用墨勾了出來。”

他結結巴巴的,又補了一句:“但也有,有可能,倪兄還有其他認識的人,是我不知道的。”

周挺接來,遞給使尊韓清。

韓清將其擱在案上掃視了一番,對周挺道:“將家世好,本有恩蔭的名字勾出來。”

周挺這些日已將冬試各路舉子的家世,名字記得爛熟,他不假思索,提筆便在其中勾出來一些名字。

這份名單所記,都是與倪青嵐一同丟失了試卷的舉子。

共有二十余人。

韓清略數了一番,周挺勾出來的人中,竟有九人。

“看來,還故意挑了些學問不好的世家子的卷子一塊兒丟,憑此混淆視聽。”韓清冷笑。

此番冬試不與以往科舉應試相同。

官家為表再迎二位相公回京推行新政之決心,先行下敕令恢復了一項廢止十四年的新法,削減以蔭補入官的名額,若有蒙恩蔭入仕者,首要需是舉子,再抽簽入各部尋個職事,以測其才幹。

“使尊,兇手是否有可能是在各部中任事卻不得試官認可之人?”周挺在旁說道。

有恩蔭的官家子弟到了各部任事,都由其部官階最高者考核,試探,再送至禦史台查驗,抽簽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試官與其人家中或因私交而徇私的可能。

“勾出來。”韓清輕擡下頜。

周挺沒落筆,只道:“使尊,還是這九人。”

“這些世家子果然是一個也不中用。”韓清端著茶碗,視線在那九人之間來回掃了幾遍,其中沒有一人與何仲平勾出來的名字重合。

韓清將那名單拿起來,挑起眼簾看向那何仲平:“你再看清楚了這九個人的名字,你確定沒有與你或是倪青嵐相識的?不必熟識,哪怕只是點頭之交,或見過一面?”

何仲平滿耳充斥著那漆黑甬道裏頭,牢獄之中傳來的慘叫聲,他戰戰兢兢,不敢不細致地將那九人的名字看過一遍,才答:“回韓使尊,我家中貧寒,尚不如倪兄家境優渥,又如何能有機會識得京中權貴?這九人,我實在一個都不認得。”

“你知道倪青嵐家境優渥?”

冷不丁的,何仲平聽見韓清這一句,他擡頭對上韓清那雙眼,立即嚇得魂不附體,“韓使尊!我絕不可能害倪兄啊!”

“緊張什麽?你與裏頭那些不一樣,咱家這會兒還不想對你用刑,前提是,你得給咱家想,絞盡腦汁地想,你與倪青嵐在雲京交遊的樁樁件件,咱家都要你事無巨細地寫下來。”

韓清自然不以為此人有什麽手段能那麽迅速地得知光寧府裏頭的消息,並立即買兇去殺倪青嵐的妹妹倪素。

“是是!”何仲平忙不叠地應。

周挺看何仲平拾撿宣紙,趴在矮案上就預備落筆,他俯身,低聲對韓清道:“使尊,此人今日入了夤夜司,若出去得早了,只怕性命難保。”

兇手得知倪青嵐的屍首被其親妹倪素發現,就立即□□,應該是擔心倪素上登聞院敲登聞鼓鬧大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