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3/3頁)

“好!”

聽見這話,整個長街上瞬間就響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歡呼聲。

緊跟著那人又大喊道:“另一張告示上寫的是,鄆州衙門征召三十萬力夫,用以重修大堤,徹底修復官道,清掃各州縣城淤泥,修繕各州縣城城墻……,最主要的是,每名力夫每日給糧十斤。”

聽見這話,在場的百姓徹底歡呼了起來:“好。”

對於老百姓來說,他們只知道,以往若發生天災,朝廷征召力夫重建受災地的時候,不僅不給錢,還要力夫自己帶糧食和衣服過去。

現在安王征召力夫,竟然反而給他們發工錢。

有了這些糧食,足以讓他們這些普通人平安度過這個冬季了。

那些儒生也不禁深吸了一口氣。

“鄆州的民怨徹底平息了。”

“此法是不是宋朝時的以工代賑之法?”

“正是。”

“如此一來,鄆州得以順利重建,百姓得到了糧食,又不至於養成不勞而獲的習慣,安王爺英明。”

又一想起他們之前因為誤會了安王爺,跑到鄆州衙門前詆毀辱罵安王爺的事情,他們更是羞愧不已。

直到有人喊了一句:“ 走,我們去鄆州衙門。”

聽見這話,所有人都反應了過來。

“去鄆州衙門——”

一時之間,無數人湧向了鄆州衙門。

很快,鄆州衙門外就圍滿了人。

“我們要見安王爺。”

“還請安王爺出來相見。”

也就在這個時候,只聽見一陣沉悶的嘎吱聲,對外緊閉了半個月的鄆州衙門的大門終於在這一刻緩緩打開了。

四周瞬間就安靜了下來。

就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中,四名侍衛擡著一個軟轎走了出來。

軟轎上坐著的可不正是敖銳澤。

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意,恰在這個時候,一縷縷陽光從厚厚的雲層中鉆了出來,傾灑在了鄆州城的大街小巷,也傾灑在了在場所有人尤其是敖銳澤的身上。

被烏雲籠罩了三個多月的鄆州,在此刻終於放晴了。

再看敖銳澤一臉蒼白的樣子,想起他為了堵住鄆州大堤的借口,保住鄆州這幾百萬百姓,不惜以尊貴之軀,親臨險境,最後鄆州保住了,他卻因為病情加重,差點死在鄆州的事情。

這一瞬間,他們只覺得敖銳澤整個人周身都散發起了耀眼的光芒,像極了一位悲天憫人的天神。

他們心中頓時升起無限的敬服和熱忱。

他們紛紛彎下了腰,拱手說道:

“我等願為殿下執鞭隨鐙,以報殿下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