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4頁)

陳家幾人白了臉,嚇得跪下。

“皇後娘娘仁義,是臣婦等一時想岔了。”

“內宅人情往來之事,你們喊得比誰都要冤枉。也虧得郡王妃大度,一直好言好語地解釋。本宮瞧著你們這次豈止是想岔了,怕是心思也左了。”

有些人借用別人的東西太久,不僅早已忘記歸還,且已將那東西當自己之物。

陳家人又是告罪,又是磕頭。

鄒氏向葉娉道歉,說一應事端皆是自己糊塗。如今說開了也就好了,望葉娉不要和她們計較雲雲。

葉娉自陛下和溫禦進來,一直恭恭敬敬沒有開口。眼下戰火從上級到了下級,該是她出手的時候。

“二表舅母確實糊塗,你們是經歷過動蕩之人,更應該謹言慎行才是。”

一提到陳家當年的事,鄒氏又有了底氣。他們只是陳家的旁支,若不是國公府招了先帝的猜忌,他們也不會受到牽連。

“當年陳家出事,我們被流放蠻荒之地,一路上凍死餓死了多少人。到了地方後又被趕去挖礦,過著豬狗不如的日子…

“所以你們是怨當年被國公府連累了嗎?”

“不,不是的……就是那時實在是不容易,好不容易逃過一劫,現在想想都心有余悸…”

“自古以來家族興亡與族人息息相關,興時受其恩惠,亡時一損俱損,萬沒有只能同富貴不能患難的道理。”

陳家三位老夫人一個個傻眼,三房人皆是陳家的旁支,當年不過是溫飽之家。她們也不是什麽高門大戶出來的,見識到底有限。這些年仗著自己是陳家僅存的血脈日漸膨脹,儼然將自己當成了陛下真正的舅家。

這個葉氏怎麽如此能說,早知如此她們就不惹她了。

“陛下,臣婦等最開始也就是想問一問郡王妃為什麽這次的禮單不一樣,怕是其中有什麽誤會…”

“你們真的只是想問一問嗎?氣勢洶洶上門興師問罪的是你們,鬧到皇後娘娘面前來的也是你們。世人常說點滴之恩,當湧泉相報。當年長公主一片憐憫之心,竟被你們這般辜負。她沒有想過讓你們報答,卻萬萬沒想到你們會逼著她的兒子兒媳給你們當牛做馬,繼續養著你們幾家老小!”

景慶帝聽到葉娉這番話,頓時龍威盡顯。

他此生最尊敬最親近的人就是自己的皇姐,皇姐當年的安排他沒有異議,但他絕不允許這些人糟蹋皇姐的心意。

陳家人當真是貪得無厭,居然還想逼著禦兒一直養著他們。如此不知感恩的一群廢物,就應該讓他們從哪裏來滾哪裏去。

但這樣的話,他不能說,禦兒也不能說。

所以此事由葉氏出面,最是妥當。

陳家幾人已經知道怕了,尤其是鄒氏。

“郡王妃,我們不是…我們沒有那麽想…”

“合著是我誤會你們了,你們根本就不是忘恩負義之人,也不會再占著莊子不放,更不會讓我們養著你們,對嗎?”

當然不對。

幾人暗暗叫苦。

陳家大老夫人把心一橫,磕頭不止。“陛下,這事全是誤會,也是我們一時想岔了。還望郡王妃莫要和我們一般見識,該怎麽走動就怎麽走動。”

這是還想占著莊子不還。

葉娉心下冷笑,鬧了這樣一出還想占便宜,門兒都沒有。

“既然如此,那莊子我們便收回了,日後人情往來遵循禮數即可。”

“…郡王妃,莊子是長公主給我們的。我們幾家上上下下好幾十口人,可都指著莊子過活。你若將莊子收回去,我們…我們可怎麽活!”

“先別哭窮,咱們來算一算賬。”葉娉有備而來,豈容他們和稀泥。“從長公主將莊子交給你們打理至今,足有二十六年。這二十六年來,你們三房人明面上未置辦任何田產,但鋪子有十二間,宅子也有八處,皆在京外州郡。家中存銀暫且不計,光是你們在各處銀莊存的銀子,共有兩萬兩之多。

我根據你們以前的情況粗略算過,若憑你們自己的能力想攢下這些家底,哪怕是能活到八十歲,那也要不吃不喝幹夠八輩子之久。為何以前能活,現在產業如此之多反倒是不能活了?難道是銀子多了燙手不成?若真如此,大可將這些東西還給我們,我們不嫌燙手!”

這下所有人都驚呆了。

陳家三位老夫人一個比一個臉色白,在陛下面前她們不敢狡辯。她們無論如何也想不到,葉娉會有備而來。

葉娉靜靜等著她們回答,她們若是乖乖把莊子還回來,這些東西也就算了。若是還想占著不還,她不介意徹底做一個惡人。

溫禦幽冷的目光,隱約起了一絲波瀾。

小姑娘認真計較的時候倒是有板有眼,還挺能鎮得住人。也不知道她以前是做什麽的?可是做著經常與人打交道的活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