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3頁)

而雲家的練武場、軍屬營地都開在東邊郊區,中間連著的便是這麽一條主道。

如若鶴知知有事,派人去平安郡知會一聲,直接帶著兵符到營地調兵趕過來,也不過一兩個時辰的事。

但現在,此路不通了。

譚經武恰恰好便是將這條路給炸斷,他到底是在提前謀劃什麽?

鶴知知他們如今是被困在了這水路環繞的清平鄉。失了倚仗,接下來在這清平鄉內,每一步都有可能險象環生。

福安越想越是驚怕不已,若不是他沒有胡須,此時早已氣得胡子都能吹起來。

他彎腰朝鶴知知一拜:“請殿下準允,老奴這就去平安郡找國相大人,讓他好好懲治這幫逆賊!”

鶴知知失笑,拉著他道:“福安,你要去找外祖告狀,也不是現在呀。現在譚經武還什麽都沒幹,我們有什麽證據?”

“再說,母後在宮中每日面對的恐怕全是這般惡犬豺狼,若那麽簡單便能肅清,母後何至於每日勞神?”

福安支吾不言,他當然也明白這些道理,只是,難道就眼睜睜看著小殿下身陷險境。

“殿下,既然如今已明知譚氏心懷不軌,不如我們先回宮去?這譚氏膽大包天,娘娘也絕不會希望殿下以身涉險。”

鶴知知眼眸一閃。

沒錯,譚家恐怕還有很多連朝廷也不曾掌握的秘密。所以母後大約也沒料到,這清平鄉內,居然有這麽明目張膽的局。

但正是因此,她才非要做到母後覺得她做不到的事。

人生之中,總得有獨自嘗試的第一次。

鶴知知攔住福安道:“不用,母後在京中,天高路遠,恐怕是來不及顧得到我。你別擔心,我會寫一封家書到外祖家,讓他們時時警惕便是。”

福安想來想去,好像也只有這個辦法是最好的,便只能依她。

曾都使到清平鄉之後,對地形稍作熟悉,便每日早出晚歸,在外奔波勞碌,忙著治水。

李少卿則是帶人查遍當地數年來的衙門賬本卷宗,把犄角旮旯裏的所有帶字紙片全翻出來一一細看,嚴查貪腐、權錢勾結,也是恨不得挑燈夜戰。

只有鶴知知閑人一個,白天沒其它事,在城內到處轉悠。

清平鄉的百姓聽聞來了個公主,非常新鮮,恨不得每天跑出來看,街上的攤販也很喜歡這位公主。

畢竟公主愛買東西,沿街的小攤生意都好了好幾番。

這天鶴知知正在集市上逛著,忽聞鷂子咕啼,不遠處樹冠上一抹黑影立刻躥了出去。

鶴知知頓住腳步,若無其事一般,轉身回了驛所。

直至過了三炷香的時間,暗衛才返回。

原來今日暗衛在鄉野集市上竟察覺到附近有一個輕功高強的武林高手,心知異常,便先向公主預警,及時跟了上去。

對方實力不俗,哪怕是皇宮暗衛也須得小心翼翼才能跟蹤不被發現。如此跟了許久,最後發現對方進了一個暗閣,暗閣中為首之人身背大刀,刀背上有崇山門的族徽。

“崇山門。”

鶴知知回想了一下這個名字。

她記得,這是個富戶大埠演變而來的江湖門派,他們的少當家還曾與睢晝悄悄見過面。

沒記錯的話,崇山門正追著土匪尋仇,而那窩土匪正是被譚明嘉清剿的。

鶴知知沉思一瞬,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嘩啦啦翻到某頁,確認了自己的記憶無誤。

這真是意外收獲。

崇山門明明要向土匪尋仇,現在卻找到了譚府的頭上,這其中究竟有什麽緣由。

好奇。

當晚深夜,譚府屋檐上落下幾片黑影,烏鴉一般輕巧無聲,融入黑夜。

他們瞄準後院內室的某一間,輕輕拔出大刀,正欲一躍而下。

檐角掛著的風鈴卻在此時一晃,輕響,好似佛塔鈴音。

幾人一頓,紛紛看向為首之人。

為首年輕男子一揚手,阻住幾人動作,獨自跳到院中,將檐角的風鈴拽進手中。

風鈴下懸著一張布條,布條上繪著一個繁復神聖的圖案,頗為眼熟。

谷映雨眼底閃過詫異,將布條仔細捏住確認幾遍。

夜空一角緩緩升起一只孔明燈,在夜幕中暖暖生光。

谷映雨做了個手勢令其他人撤退,獨自朝孔明燈的方向快速掠去。

那是一方不起眼的驛所,但打眼一望,四下都被清理得幹幹凈凈,並無閑人雜魚。

院落四周,隱隱還能察覺得到高手隱匿的氣息。

這等功底,絕不是尋常江湖或官僚家能有的。

谷映雨心中的疑慮又消散了幾分,縱身躍進院落之中。

剛悄無聲息走了沒幾步,身後驟然傳來重壓,猝不及防將他整個人困在地面,正面也突進來一人,死死捂住他的嘴。

谷映雨雙眼怒睜,驚怒交加之下不斷反抗,喉中嗚嚎不止,猛擡頭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