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第3/4頁)

他為官,並不是想一直混日子,而是有自己的抱負,就像老師所說的,為官之人,自然要肩負起身上的責任。

而做官,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只不過他贈予這幾個新舉子們自己的手稿或舊書,雖然有籠絡示好之意,但終究也是欣賞他們的才學,並不完全那般功利,至於成與不成的,隨緣就好。

……

鹿鳴宴之後,沈伯文與褚彥文又在杭州府留了幾日,與其他人一同編寫了這次的《鄉試錄》。

他身為主考官,親自作序,而後列出此次浙江省鄉試的所有入場官員名單,

緊接著入場官員名單之後的,便是三場考試的題目,隨即列出中式舉人名單。

再然後就是列出程文。

也就是可以為舉子起到作文範式和導向的文章,因在考場之中,能做出直接就能當做程文的文章極少,甚至有些還存在著“文理紕繆。體裁龐雜”的缺點,因而對於這處的潛規則,便是考官們有修改潤色這些文章的權利。

畢竟《鄉試錄》最後是要刊印出來的,若是將考生不符合程文標準的文章都直接刊登上去,除了會招致景德帝的不滿,亦會遭受天下讀書人們的譏諷。

故對考官來說,《鄉試錄》中所刊程文質量高低不僅事關天下文風甚至士風,而且還直接關系著自已的前程和聲譽。故其如此願意付出時間和精力改作或代作程文,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了。[1]

這件事在沈伯文離京之前,自家老師與謝閣老,甚至蘇掌院都交代過他。

畢竟他是頭一回出任鄉試主考官,有些潛規則還是需要懂行的長輩們教導,如若不然,怕是要出紕漏。

編寫完鄉試錄,也到了該回京的時候,知道他們在京都還有各自要忙的事,知府便出面為他們幾位京官們辦了場踐行宴,態度言語之間對他們十分可親,畢竟一個是簡在帝心的人物,另一個是褚閣老的孫子,還有一位更不必說,禦史誰會想得罪呢?

參加完餞別宴的第二日,沈伯文等人便登上了回京都的船。

回去的時候時間沒有來時緊迫,褚彥文自是想要在路上多停留幾次,只是沈伯文歸心似箭,除了要回去跟景德帝復命之外,還格外思念自己的家人們。

畢竟此番離家,算上回去路上要花費的時間,總共五個多月,將近小半年。

爹娘的身體是否還康健硬朗,如玉和阿珠近來過的怎麽樣,玨哥兒的功課如何了,阿蘇在謝家還習不習慣,還有,這麽長時間未見,也不知道霽哥兒還記不記得自己……

若是只有沈伯文一人不願意在回去的路上多耽誤也就罷了,惠禦史亦是鐵面無情地拒絕了褚彥文的主意,只道自己還有要是要回京同陛下復命,路上耽誤不得。

褚彥文只好悻悻然地放棄了這個打算。

……

此時已經是十一月份,在杭州府的時候還是秋老虎的季節,回到京都立馬就覺得冷了。

回到家後,在老太太懷裏的霽哥兒果然不認識他爹了,不過這小子倒也不認生,大眼睛裏頭滿是好奇,但沈伯文含笑看過去的時候,他又扭頭鉆進了老太太懷裏,過一會兒再偷偷地瞧他。

此番回家之後又能安穩一陣,沈伯文倒也不急著跟小兒子修復脆弱的父子之情。

跟沈老爺子與沈老太太說了好長一陣子話之後,唐闊才整理好自家老爺給家人們從杭州買回來的禮物,趁長輩們跟妻子帶著女兒過去看,沈伯文又將玨哥兒提溜進了書房,好整以暇地開始檢查他這段時間來的功課。

長子的自律他是放心的,不過身為父母,自然不能因為放心就撂開不管了。

此後回到翰林院中正常點卯,蘇掌院見沈伯文得陛下青眼,卻也不驕縱自傲,仍舊做事兢兢業業,態度謙和,不由對他更加欣賞,由此惹得張修撰更加嫉妒。

“聽說掌院大人又給沈編修派了要緊的活兒?”

“好像是,不過沈編修都做過鄉試的主考官了,掌院大人這也是惜才吧。”

“你說的也是……”語氣中不乏羨慕。

張修撰與李編修正在飯堂用飯,旁邊的桌子上有兩個書吏在小聲議論著。

一聽到沈這個字,張修撰的嘴角就耷拉了下來,面上露出不耐煩中又透著幾分厭惡的神色。

坐在他對面的李編修心知肚明這是為何,不過上一回因著想要算計沈伯文吃虧,結果卻讓他得了好處,在掌院與太子殿下跟前露了臉,自己反而因為吃多了酒著了風寒,後面張修撰再找他想要算計沈伯文,李編修就敬謝不敏了。

畢竟自己好端端地熬著資歷,也不是沒有出頭的機會,但近來太子與沈伯文的關系明顯越來越好,就他自己親眼所見,太子甚至帶著皇長孫來翰林院尋過沈伯文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