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為君丹青台上死(六)(第2/3頁)

但他這樣說,並沒有令王瑗之松一口氣,相反地,他為此更加痛苦了。

“但我應該來的,飲玉,我應該來的……”

他神情陰郁地低語,謝琢平靜有力地打斷了他:“不,你就是不應該來。你有父母高堂,肩負族人厚望,不應該把性命浪費在這個地方,日後你可以入閣拜相,那才是你王鳳子展翅高飛的地方。”

“而我……”

謝琢仰起臉想了想,之前那種嚴肅的神色淡去許多,轉而變為略帶笑意:“我或可忝為一道青雲梯,一陣淩雲風,助你們一臂之力。”

王瑗之回來時比去時更加沉默,但他的眼神已然褪去了前幾日的悵惘,變得清明銳利,宛若長槍利劍,整個人氣勢大不同以往。

王尚書靠在窗前看著一卷竹簡,余光瞥見王瑗之走來,定睛一看,不由得動作微頓,旋即就在心中輕輕嘆息。

該來的還是逃不掉,任他怎麽努力,鳳凰終究還是會向著烈火而去。

“大父,我想好了。”

王家年輕的鳳皇子站立在窗前,語氣平和卻堅定。

“我願意聽從您的安排,接手叔父吏部侍郎之職。”

王尚書捏著竹簡停了一會兒,慢慢放下竹簡,竹片磕碰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

“你想好了?”年邁的老人用前所未有的嚴厲目光審視自己的孫子,“做了吏部侍郎,日後就要接我尚書的位子,這樣才能入閣封相,在這過程中,你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荒唐無忌,尤其是——”

他頓了刹那,提出了那個彼此都心知肚明的名字:“——你要和謝琢,清楚地在天下人面前劃開界限。”

王瑗之面無表情:“我想好了。”

老人繼續逼問:“即使日後,陛下很有可能會將處決謝琢的事情交給你來做?”

在聽見這句話的瞬間,王瑗之的下頜猛然繃緊了,他幾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才克制住自己不要發抖、不要反駁、不要去想象那個場面,王尚書也不催促,就這樣靜靜地審視著他、等待著他的回答。

“我……想好了。”王瑗之咬著牙,低聲回答。

在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有什麽東西穿透了他的血肉,讓他感到了窒息般的痛苦。

老人看著他,聲音溫柔了一點:“怎麽就忽然想明白了?之前還天天吵著鬧著要去謝家,要不是我派人看著你,你怕不是早就逃出去了,怎麽現在就變了?”

王瑗之不知想了什麽,過了很久才慢慢道:“因為……我忽然想到,如果我永遠是現在的王鳳子,那謝琢也許真的就會得到那道處決詔書;而如果我能做權傾天下的王瑗之,那麽……”

“那麽,我或許就能夠攔下這道詔書,盡管這個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也總得去試一試才行。”

所以他要往上爬,不擇手段地往上爬,一直爬到,能夠展開羽翼,護住直上九霄的那陣淩雲之風。

王尚書終於露出了一個笑容,不知是欣慰還是惋惜,緩慢地點了點頭:“那你去吧,好好把兵部這件事解決了,以後上門拜訪的客人,你出面接待。”

王瑗之知道這就是要將他推到人前的意思了,於是振袖斂容,深深向著祖父一揖,在他要離去時,王尚書忽然又叫住了他。

“鳳子,你是不是覺得我們這些老家夥特別沒用?”

大夏的副宰輕聲問:“我們個個都手握重權,卻對血淚真相不聞不問,日日粉飾太平,抱著大夏千瘡百孔的空殼高臥於室,自身老邁固步自封,還千方百計試圖阻攔你們為民請命,這樣想來,不僅是沒用,簡直就是罪該當誅了。”

王瑗之極快地皺了皺眉:“大父此話太過偏激。”

“偏激嗎?”王尚書瞧了孫子半晌,忽然一笑,這個笑容裏竟然有著能被稱為狡黠和瀟灑的意味,“你當我不知道你們這些年輕人是怎麽想我們老頭子的?誰還沒有年輕的時候了?”

王瑗之眨了眨眼睛,恍惚想起,自己的祖父年輕時,也曾經有被稱作王家璧玉的輝煌時候,當年的王璧玉,和謝家玉樹一起,不知攬走了多少小娘子的芳心。

而到了現在,那些為璧玉美樹擲過鮮花的小娘子們都已經為人高堂祖母,昔日的璧玉垂垂老矣,謝家玉樹也成了喜怒不形於色的大夏首輔,沒有人再會去攔著他們的車駕請求郎君下車一見,被整個都城捧在手心的芝蘭鳳凰變成了他們的孫子,就像是時間再一次進入輪回。

“我和謝淵都想看見你們的孩子駕著羊車在都城馳騁,謝郎、王郎的喊聲也能一代一代地傳下去,但是……”

王尚書的聲音戛然而止,他像是意識到自己說了太多不該說的東西,陷入了長長的沉默。

這寂靜沉重而悲傷,王瑗之沒有打擾他的沉思,輕輕一禮,從花窗旁退開,在最後離開時,他垂眸一瞥,看見了之前一直被祖父握在手裏的那一卷竹簡,心神忽然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