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 正文完結(第2/4頁)

崔太後這些年也看過幾本兵法,知道顧時安說得都是上策,沒有異議。她隨意找了個理由把崔元熙支走,獨留下顧時安,對他交代了一件事。

“大局定下之後,找個順手的時機,把崔元熙解決了。”

顧時安雖然早就知道她是什麽人,但聽這話,還是驀地打了個冷顫,遲遲未言語。

崔太後瞧他像是被嚇傻了,溫和地一笑:“你不了解這個人,是只純種的毒蛇,若放他活下來,只怕將來要把獠牙對準我們,終究遺禍無窮,還是除了吧。”

顧時安點了點頭。

兩人說完這話,崔元熙就回來了。

他如今在燕禧殿的活動越發無顧忌,像是要提前慶祝勝利,手裏拿著甜白釉酒盅,晃悠悠地進來。

崔太後不滿地掃了他一眼,道:“這還沒開戰呢,梁瀟和高從善都還好好地活著呢,你倒先懈怠起來。”

崔元熙打了個哈欠:“阿姐,你也太小心了,咱們又不往前湊,最壞的結果不過是他們一方勝了掌握住局面,那咱們就繼續積蓄力量以圖再戰唄。”

崔太後暗地裏“呸”了一聲,心道若是叫梁瀟贏了,他準會察覺到他們的小動作,回過頭來把他們都撕了。

但她懶得跟崔元熙廢話,再度看向被顧時安標注得密密麻麻的輿圖。

崔元熙滿不在乎地坐在她身側,道:“阿姐,別看了,除非梁瀟不與高從善對戰,轉過身來打我們,否則此役我們必勝。”

此話一落,崔太後撫弄輿圖的手驟僵。

顧時安霎得冷汗直冒,只覺後背森涼涼的,沁出一層薄涼的汗,黏住了貼身的衣衫。

他心中擔憂,卻不敢露出分毫,甚至不敢在崔太後面前駁斥崔元熙。

崔太後沉默良久,忽的道:“他會這樣嗎?”

顧時安裝作不屑:“簡直荒謬,攝政王是瘋了不成?”

崔太後呢喃:“可他自小就讓人很難捉摸,明明把日子都過成那樣了,心中還存著一點可笑的良善。良善……到如今了,性命攸關,不至於吧。”

她說這話,卻是讓顧時安和崔元熙都聽不懂了。

崔元熙道:“阿姐,都到如今了你還念叨什麽?開弓哪有回頭箭?這是千載難逢的大好機會,難道還要瞻前顧後白白錯過嗎?”

崔太後閉了閉眼,再睜開時眼中迷離散盡,又恢復了精明而冷冽的模樣,道:“你說得對,不能錯過,也沒有回頭路,就按原先商量得辦。”

末了,她意味深長地看了顧時安一眼,顧時安沖她輕頷首。

**

臘月初八,天涼,大雪。

黃歷上說今日宜出門,宜成姻緣,可單單沒說是否宜開戰。

梁瀟一生打過無數場仗,每一場之前他都擔心自己不能活著回去見姮姮,要找蔔師落一卦問問吉兇。

可唯獨這一場,他沒有讓人占蔔,麾下將領只當他十拿九穩,各個意氣風發地跟著他出征,已開始在心底盤算著梁瀟廢帝登基後他們該向他討要什麽官職。

起碼要裂土封侯,撈個異姓王來當當。

小別山近在眼前,終於有將軍注意到不對勁,問梁瀟:“怎得不見虞清大將軍?”

梁瀟在外征戰數年,沒有哪一場仗是虞清不跟在身邊的。

梁瀟隨意指了指小別山上,道:“瞧見了麽?此處地勢艱險,那是最好的設伏點,本王已命虞清提前埋伏在那裏,一旦開戰,緊急策應,管保讓那高老賊有來無回。”

將軍聽他安排如此妥當,不禁笑道:“殿下果真用兵如神。”

這世上沒有人能戰勝梁瀟,除非他自己想敗。將軍想起那夜拿錢走人的同袍,在心底暗暗惋惜,怎得就走了,留下來打完這場仗,怎麽著也是個開國功臣。

行軍離小別山不足一裏,忽有探子來報,說大軍後面跟著數量不明的軍隊,不知意欲為何。

梁瀟唇角輕微勾了一下,擡鞭命三軍暫停腳步。

眾人有些慌神,若當真後面跟著尾巴,還是數量不明的,前面又有高從善大軍虎視眈眈,一旦開戰,豈不是腹背受敵。

他們都是常年鏖戰疆場的,知道這是兵家大忌。

梁瀟道:“本王派左右先鋒迎戰高從善,皆地勢之利先堵住他,騰出手來把後邊的尾巴解決了,免去後患,再專心對付高從善。”

有將軍覺得不妥:“高從善來勢洶洶,豈是單單左右先鋒能擋住的?”

梁瀟迎著朝陽看向前路,目中有殘忍冷光沉下,道:“只要擋半個時辰,足夠本王解決本王後邊的尾巴,那左右先鋒一萬人,多給他們家裏些撫恤就是。”

周圍將領瞬間明白了梁瀟的意思,這是要那一萬血肉之軀做人墻,為他們爭取半個時辰。

戰場上的事,本就是一將功成萬骨枯,且生死攸關之際,不舍得別人死,就是自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