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出京

十裏長亭, 送別之地。

李成等人要從這裏出發前往邊關,他們是往邊關赴任,與從京中領著大隊人馬奔赴邊關不同。乃是領了任命, 帶領一部分自己的親兵, 到了任上交割一下印信,然後接管當地的駐軍,帶領他們戰鬥。將要去的地方都是之前曾經戰鬥過的地方,那裏有他們的舊識、老部下等等, 適合到任之後就調整防務,以備邊患。

時值四月, 已經入夏,讓他們趕赴邊關就是為了秋防。

李成與王金龍兩個握著手話別。

王金龍道:“萬事小心!”

李成道:“老王,過不兩天你也要北上的,咱們挨著,到時候一定要互通有無!可不能像老鄧一樣, 被他們坑害了。”

王金龍道:“放心!”

李成低聲問道:“你看現在這個事兒, 要怎麽辦好?”

王金龍道:“神仙打架,哪有咱們插嘴的份兒,只好走一步看一步了。”

前後腳離京的還有一群老哥們兒, 其中絕大部分都是昔年在公孫昂麾下的舊同袍。他們這一批人,同生共死過, 平日裏的效也比別人更密切些。這些日子以來,私下已聚了許多次, 卻沒人敢說自己看明白了時局。

本來是有一些設想的,比如“烈侯走了,鐘郡王是不是會收了咱們?”、“安國公雖然年紀,卻是烈侯帶出來的, 又是郡王的孫子,是不是更合適?”、“紀家是不是要抖起來了?咱們是不是不要繼續與他們疏遠?”

迄今為止,所有這些設想,沒有一條猜中的。這讓他們很泄氣,沒有勇氣去相信自己還能猜中。

他們也私下討論過公孫佳,這位縣主如果是個小郎君就好了,他們一定二話不說,痛哭流涕地等著他長大,然後果斷投入麾下。因為她腦子看起來是比較夠用的,不管她是怎麽幹的,反正大家都得到了一個面聖的機會。

但是她是個女孩子,還是個體弱多病的女孩子,她還能幹什麽?

李、王二人都撓頭了,他們不知道應該將“老上司的獨生女”放到一個什麽樣的位置上。定位不明,自然也就無法確定明確的應對。

唯有走一步看一步而已。

李成舉起酒杯與王金龍碰了一下,道:“還好,沒有太過糟糕。縣主看在烈侯的面子上,不至於看著我們去死。”

王金龍道:“但願吧,我心裏還是沒有底。”

李成道:“等你北上,咱們約個日子見一面。”

王金龍道:“好!”

兩個防區的將領,無故是不能越界的,更不能一個跑到另一個的地盤上串連。但是邊將們自有對策,他們會用巡視的名義,在自己的防區裏亂躥,躥來躥去,在防區交界的地方遇上,就能碰個頭了。

就在長亭邊、柳樹旁,兩人作出了約定。

約定之後,李成策馬赴邊,王金龍則回到京城自己的家裏整裝待發。

~~~~~~~~~~~~~~~~

長亭本是送別的地方,官員離京赴任、遊學京城的學子學成歸家、生意人遠行,等等等等,都在這兒。誰也不敢說自己就能包了這一片地兒,也因此,李成、王金龍二人並沒有發現,在離他們不太遠的地方還有人在看著他們。

兩人分開之後,一直觀察他們的人也悄悄回到了京裏,從後門溜進了公孫府。

公孫佳坐在書房裏,將手中的紙條重新折好放在一邊,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單良道:“他們都不算太笨,遲早會發現還是您靠得住的。”

公孫佳拖長了調子,說:“遲早啊——”

單良道:“是啊。這些人,沒有能夠自立門戶的。”他可能不知道皇帝是怎麽想的,但是皇帝到公孫府前後的事情他看得清清楚楚,也記得明明白白。

公孫佳不置可否,只是翻開了另一本藍皮的冊子,說:“他們的家眷,都還在京城嗎?”公孫昂的冥誕,不少人帶著家眷、子嗣過來,公孫佳記得李、王等人的妻兒也是到了的。

榮校尉道:“李成有七女一子,兒子今年六歲,他往邊關赴任,妻兒都留在京城。王金龍子孫頗多,赴任帶上了年長的三個兒子,又安置一兒一孫在原籍守祖產……”王金龍子孫加起來二十多人,分散在了幾處。此外還有其他幾個公孫昂昔年的舊部,榮校尉也一一匯報了他們的情況。

都有適齡的孩子,都不肯送到府裏來。公孫佳自嘲地笑笑,又低頭看手裏的冊子,喃喃地道:“這麽說,王金龍又添丁進口了。”

將冊子往桌子上一放,對榮校尉說:“這上面的記載,需要更新了。”

榮校尉道:“是。”

“再做一件事,列張名單,將沒有被紀炳輝之流收買的人都列出來。這些人家的婚喪嫁娶、家眷有事,都要盡早報我,”公孫佳說,“我說了,給他們留一條後路,他們信不信是他們的事,該做的我必須要做。他們為國戍邊,我怎麽也要照顧一下他們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