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下放

元崢心裏本就沒底, 被單良這麽一笑,警惕心提到了最高。

單良一肚子無良的鬼主意,看到他這個樣子, 心情突然就變好了,又很缺德地笑了一笑。笑得元崢差點想揮拳打他。

榮校尉輕輕地咳嗽了一聲:“到了。”才將兩人的神智都給拉回來。

元崢只能看出來這裏秩序井然,這方面的軍事知識他是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要他說, 也只能說出來:味道很正。更多的道理他也講不出來。

每逢戰亂, 各地的宗族就要聚而自保,至今大大小小的塢堡還散落在各處。然後隨著太平日子的到來, 這些塢堡的防務又變得松散起來, 漸漸變得像是一處聚落元家的祖宅,就有那麽一點點塢堡的樣子。

不過本朝立國進入了第十六個年頭, 天下逐漸平靜下來, 各地的塢堡城寨也逐漸失去了那股緊張的味道。

但是這裏不一樣!

沒有一處比這裏更像一個兵營。來來往往的絕大部分是一些年紀不大的孩子,他們都穿著一樣的窄袖衣服,膚色微黑、頭發束起。每個孩子都很瘦,行動迅速,即使是在走路, 也是動作利落, 沒有一個人的步子是鞋底拖在地面走的。

與小高等人的風格很像。

原來小高等人所謂“從莊子上來的”, 並不是在莊戶裏面挑選符合標準的孩童送到府裏給小郎君做伴讀的嗎?他們是先在這裏訓練,達標之後再送到府裏的?

元崢微移了目光,看著公孫佳的背影,心道,這是又有什麽安排了嗎?真是太不容易了。

他在公孫府,又識字, 學東西還快,自己又用心,是能看出不少事情來的。不像余盛,把他往書堂裏一關,余盛就毫無辦法了。元崢這幾個月在府裏,遇事不避,該學的他學,能接觸的都盡量的接觸,又小心地不亂碰禁地。雖然平常話少,又注意得跟侍女們避嫌,還是在府中上下攢下了些不錯的人緣。

有些人說話不太避著他,這些人談話裏雖然沒什麽機密,但是元崢會思考。譬如廚房發飯的人,就可能因為看他順眼多說兩句,“今天王將軍他們要留飯”之類的話裏,知道府裏來人了。進入四月,來的人就多,而且從稱呼上來看,多數都是武將。

再比如,有丫環來跟他衣服,會說一下借的理由“我弟弟在前面當差,他的頭巾前天被我洗壞了,你的借用一下,他被調去照顧鄧小郎君”,元崢就可以問一下“鄧小郎君”是個什麽人,怎麽能住在府裏。接著就能從丫環那裏得到一些訊息。

他獨個兒在府裏,消息本也是閉塞的。但是這些丫環有些是全家都為公孫府服務,關系網遍布上下。府裏的機密消息她們不會講,但是像鄧凱這樣的又不是機密。元崢就打聽到了不少。

再動一動腦筋想一下,大概、可能、也許……府裏是要栽培人了?

公孫家本來就是武將出身,在軍方的關系非常的硬,公孫佳自己不能出將入相,培養一些人就是非常順理成章的事情了。這種事情遍地可見,元崢即使只有九歲,類似的事情也是聽了不少,很容易聯想。一個家裏,如果沒有兒子頂門立戶,就需要用其他的方式進行補充,在這民間是非常常見的。換到權貴人家,操作的細節可能有所不同,道理應該也是差不多的。

“她需要有人做將軍嗎?”元崢在心裏列了一個猜測,不過又不敢確定。他與小高等幾人有過接觸,小高這幾個人,有男有女,他還沒聽說培養女孩子當將軍的。且傳說裏,女孩子做武將的例子也偶有發生,可都是“偶然”,需要天時地利的,像公孫佳這樣搞來如此數量的女孩子……他覺得可能還是當護衛的。畢竟公孫佳自己是女孩子,她的護衛用女孩子會方便一些。

如果公孫佳有需要,他也可以走武將的路子,大不了以後的功課再抓緊一些,擠出時間來認真研習兵法武藝。不然還能怎麽辦?

~~~~~~~~~~~~

元崢設想了一套未來,卻不知公孫佳給他的規劃比他想象的更為宏大,細節也更多。

第一條就給元崢的計劃加了一個前提——給她當義子。

進了營地,公孫佳第一件事不是去看望這裏的孩童,而是先安頓下來。

元崢跟在她的身後進了一處大房子,他從未進過帶著這種肅殺氣質的建築,心裏也很好奇。這房子一點花哨的裝飾也沒有,裏面家具的造型都是非常簡潔的,沒有絲毫多余的物品,有點空蕩蕩的感覺。

緊接著,公孫府的仆役就開始往裏搬東西,很快布置出了一處適合公孫佳居住的房間。元崢心裏很驚訝:難道要長住?

他多少了解一些公孫佳的生活習慣,公孫佳這個人,體弱多病,怕冷怕熱,冬天燒炭夏天擺冰,燒炭不能燒得過於燥熱,擺冰也不能擺得太冷。住的地方必須幹凈、安靜,有一絲難聞的氣味她都睡不著覺,不能有人說話,有一點聲音她就容易驚醒。更不要提其他的用器了,公孫佳長這麽大,生活上是絕沒有“湊合”二字的,衣料必須是最柔軟的,剪裁必須是最貼體舒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