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第2/3頁)

其中岔路其實並不多,只在出口有三條岔路,大約是為了方便危急時刻進入。

縱觀全局來看,這大約是謝氏祖先當初未雨綢繆,在定居建業之後,擔心敵人渡江攻打下來,給自己留了一條關鍵時候逃命的密道。

如今這密道地形,巡防規律,已經盡數為穆明珠所掌握。

元初十七年的四月六日,恰是佛誕九百年之日,大慶典已經提前一日舉辦,據說建業城中人山人海、煞是熱鬧。

穆明珠在各項事務最關鍵的時刻,無暇去湊這熱鬧,熬了大半夜,終於將密道圖紙與馬政細致的新規都整理好。

四月初六這日,卻並不是個好天氣。

暮春時節,厚重的雲烏沉沉堆在空中,正醞釀著一場風暴。

而風暴過後,不知將是怎樣落紅滿地的景象。

穆明珠的心情,卻並不受這壞天氣的影響,她手中捧著寫就的馬政新規,懷中藏了密道詳情圖。

若是她獻上密道詳情圖後,流風那裏也恰好傳來得手的消息,便最好不過了。

穆明珠早起乘快馬往皇宮而去,做了當日第一個入宮之人。

可是竟然有人比她更早,出現在思政殿中。

穆明珠去的時候,正看到她的皇嫂楊菁從思政殿中走出來。

如今楊菁已經稍微開始顯懷了。

她身邊的大侍女扶著她,小聲勸道:“您仔細身體,為了小殿下著想,也不該哭……棋語姐姐不慎走了,是她沒福氣……”

穆明珠聽了一耳朵,見楊菁面上猶有淚痕,停下腳步,道:“皇嫂這是怎麽了?”

楊菁擡頭看她一眼,似是孕中有些疲憊,勉強一笑,擦著淚痕,輕聲道:“今日是佛誕的好日子,我身邊卻有個侍女不慎失足落井、今晨給宮人打撈上來,驚擾了母皇的好日子。”

原來她是一早來給皇帝請罪的。

穆明珠若有所思,冷不丁問道:“那侍女原是宮裏的,還是皇嫂從家中帶來的?”

楊菁擦淚的動作一頓,似是有些恍惚,沒有答話。

穆明珠卻已經從她的靜默中明白了,死的乃是她從家中帶來的自己人,便道:“若是家中帶來的,皇嫂難免傷心。不過意外的事情,大約都是老天的緣分。皇嫂也不必太難過。”便叮囑那侍女好生照料,扶著楊菁離開。

思政殿中,皇帝穆楨聽說女兒前來的通報,從小榻上站起來,對侍立一旁的李思清嘆了口氣,道:“佛誕的好日子,怎麽從一早起來就不安生。”

哪怕她崇信佛家之說,最初的目的是為了統治,但十數年下來,假的也有了幾分真。

李思清不好接話,只上前幫襯著,給皇帝披上外袍。

這時宮人又入內通報,說是濟慈寺虛雲師父領三千僧侶也入宮了。這支三千人的隊伍,在離開建業去取真經之前,會給皇宮念一場佛經,祝福凈化整個大周。然後,他們會接受皇帝的賜福,載著大周萬民的期待,往遙遠異域而去,求回永離苦難、大快樂、大智慧的真經來。

“公主能力秉性都是上佳的。”側間只有君臣二人,皇帝穆楨對李思清說話也不甚避諱,“只是還太年輕。”

皇帝與公主母女二人,這一個月來為新政之事的爭執,李思清在側也有所耳聞。

她低下頭去,笑著寬解道:“公主殿下才十六七歲,的確是年輕呀。在年輕人中,公主殿下已經是極穩重有成算的了。”

“太年輕。”皇帝穆楨長長一嘆,道:“讓她進來吧。”

穆明珠應召入內,心思從方才與楊菁的相遇,轉到眼前的奏對上來,先呈上馬政新規,與母皇細細道來。

皇帝穆楨對她辦事的能力是滿意的,點頭聽著,不時問兩句。

穆明珠潛心研究了兩個月,對每種情況都做好了預案,此時對答如流。

這場關於馬政的奏對,進行了一個多時辰。

馬政議完,穆明珠舔了舔發幹的嘴唇,感覺懷中那封密道圖紙,像是發燙一般灼傷著她。

她應該捧出這份圖紙的。

在謝鈞與母皇之間,她要做的正是團結母皇、趁此千載良機徹底拿下謝鈞。

可是不知為何,她的手遲遲沒有伸向懷中。

恰在此時,宮人又來傳報,說是三千僧侶已做完法事,只等陛下賜福了。

取經隊伍離開建業的時辰,是特意選定的。

皇帝穆楨笑道:“這卻耽誤不得。”她站起身來,“你在此間稍後。”

皇帝往正殿而去,給眾僧侶賜福。

穆明珠坐在側間,心中煩躁,終於忍耐不得,從側門而出,在廊下走動紓解心情,想要做出一個冷靜的決定。

不知何時,那與回雪熟識的侍從走過她身邊,悄悄遞給她一只手帕——正是當初約定好的,流風得手的信號。

穆明珠攥著那絲帕,下定了決心——千載難逢的良機!決不能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