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建業城。

皇宮思政殿中,皇帝穆楨放下雍州發來的訃告,這段時日以來總是緊皺的眉頭總算是舒展了一瞬。

自新年以來,先是交州風災、隨後又是湘州水災,皇帝穆楨忙得焦頭爛額,又憂心民生。

一條生命走向死亡,總是叫人感慨的。

可死的是英王周鼎,卻叫皇帝穆楨松了口氣。

英王周鼎原本是世宗留下來的兒子中,最年長的一位。所以周氏舊臣隱隱有拱衛在他身邊之勢。

如今英王周鼎一死,他底下那個世子周泰年紀既輕、又能力不濟,更是不足為懼。

眾臣催逼立儲之事,大約可以休上三五個月,叫她靜下來仔細想想。

“英王薨。”皇帝穆楨將那一頁訃告遞給李思清,淡聲道:“叫禮部依照從前的規矩安排。”又道:“在濟慈寺給他點一盞安魂燈。”

李思清略有些訝然,接了那訃告,低頭看時,卻見寫的是王者之疾、病入膏肓,藥石罔效。

皇帝穆楨又看底下的奏報,寫的卻是英王世子妃誕下一名男孩,乃是府中第二個孩子。

英王世子妃,出身柳氏,她的父親柳猛卻已經被穆明珠下令殺了。

皇帝穆楨看過的瞬間,背後那些復雜的關系一同遊走在她腦海中,她退開那一頁奏報,也是交給了李思清,淡聲道:“轉給禮部,起個康健的名字。”

“是。”

年前朝中有些隱秘的聲音,關於立儲一事。

皇帝穆楨耳目眾多,也有所聽聞。

據說是要上奏,請她從眾皇孫中,選那等聰明伶俐、又年幼康健的,接到皇宮中來養著。

從小養大的孩子,也就跟自己所出的差不多。

群臣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計較,一來是因為皇帝穆楨所出的親生兒子,最有能力的長子已經病故,次之的二子周瞻被廢之後也死去,只剩下一個最小的兒子周眈,卻整日關起門來在書房中,怎麽看都不像是能做皇帝的樣子——若是皇帝也這樣關起門來只管自己看書,那大臣們要如何是從?國家大事要怎樣運轉?可如果還政於周,給到世宗剩下的四個兒子身上,那麽當今皇帝穆楨又豈能甘願?更何況親生的母子,都有周瞻那樣血淋淋的例子在前面,一旦面對皇位,野心之下,還講什麽骨肉親情?親生的母子尚且如何,更何況若是引了世宗旁的兒子入朝?為了避免那等母未老、子已壯的局面出現,群臣這才“體貼”地想出了抱養皇孫的主意。

哪怕是對於皇帝穆楨而言,這也是到了無可奈何之時,不得不采取的緩兵之計。

年前皇帝穆楨探出動向之後,不等群臣寫好聯名奏折,先就立時安排了侍郎上奏提起立儲之事,借著申飭懲罰那侍郎,總算是按住了這股躍躍欲試的立儲之風。

可是這樣的辦法,能用一次,卻不能一直用。

她早晚有一日,是要面對立儲這事兒的。

皇帝穆楨回過神來,把代表繁雜公務的奏折暫且推開,看向李思清,問道:“密信何在?”

這種時候,她喜歡看那些從全國各地寫來的密信,每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百姓生活,就像是她飛起在空中,時不時落下俯瞰當地的民情。

李思清捧了三只密匣來。

皇帝穆楨一擡眸,見了其中那只黑漆木、鎖上蹲著小金獅子的密匣,知道這是黑刀衛都督齊雲發來的,倒是微微一愣。

自從齊雲被派往雍州之後,已經許久不曾來信。

這也是齊雲的行事風格,做的差事若是沒有成效,是不會寫信文過飾非的,一旦有密信發來,必然是有了進展。

當初她派齊雲出去,可是要查穆明珠與那梁國小皇子拓跋長日流言的。

皇帝穆楨一揚眉,來了興致,先就打開了齊雲寫來的密信。

密信中,齊雲按照穆明珠所吩咐的,說在雍州查到了重要的線索,需要往梁國去查證據,未有確鑿的證據之前,不敢妄言,並請皇帝留意身邊人,注意宿衛,以策萬全。

齊雲的密信,就像他的人一樣,言語不多,簡明扼要。

皇帝穆楨捏著那薄薄一夜密信,心中卻起伏不停。

那封黃老將軍派齊雲送來的密信,再次湧上她的心頭。

這三個多月來,皇帝穆楨在建業城中不是沒有查過,只是一直沒有證據。如今齊雲明明是在雍州查穆明珠流言之事,可是寫來的密信,竟隱隱與黃老將軍那封密信的內容相合。

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一處,在大周內部的高層有人通敵。

可是那人是誰?

這個問題一日沒有破解,皇帝穆楨便一日寢食難安。

皇帝穆楨一直到回到寢殿之中,仍是面露憂色。

侍君楊虎看在眼裏,扯了一下正在撫琴的侄子楊雪、要他停了琴音,湊到皇帝身邊去,柔聲道:“陛下今日怎麽悒悒不樂?”便要哄她高興,道:“舞坊那位回雪大家,又排了新曲目舞蹈出來,陛下可要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