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考察與討論

魯省考察團的領隊張廣河,仔細的觀察著汙水處理情況,時不時向蔣海霖咨詢一些問題。

“蔣經理,你們這個技術可以用於海水淡化嗎?”

“我公司確實有嘗試過,也確實可以淡化海水。”蔣海霖並沒有隱藏這方面。

張廣河目光有些發亮起來:“不知道淡化成本多少?能否實現大規模生產?”

“成本還可以,主要是滲透薄膜需要定期更換,和一些電費,以及過濾渣的無害化處理。”蔣海霖睜眼說瞎話。

事實上七邊氧化矽—石墨烯薄膜,在高強度運行下,堅持個十幾年都不成問題。

但是話肯定不能這麽說,不然還如何盈利,大不了,到時候定期進行薄膜更換,造成一種假象。

至於被發現了,也可以用技術升級來解釋,反正這些技術和產品,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出售的,只有公司內部的一部分人了解。

而張廣河等人,也在考慮著一些情況。

“蔣經理,如果建設一座海水淡化工廠,淡化水的出廠價大概是多少?”

被問到這裏,蔣海霖帶領的技術轉化組,就是專門負責科研成果商業化的部門,自然研究過海水淡化的商業化方案。

他假裝思考了幾分鐘,才說出一個數字:“每立方0.3元左右。”

“0.3元?”張廣河陷入了沉思,這個價格說貴,又和一般的自來水廠差不多,甚至更加便宜。

特別是對於重工業發達的魯省,本地區的水資源,存在比較嚴重的汙染,因此自來水廠的處理成本會比較高。

就以魯省的省會——泉城為例子。

泉城五個自來水廠的出廠價,在0.6~1.2元每立方,這個價格明顯高於0.3元每立方。

“如果擴大規模,可以有效降低出廠價嗎?”

蔣海霖想了想回道:“如果年產量超過10億立方,成本可以下降一毛,問題是這麽大產量,在當地很難消化,必須開建輸水管道,這同樣是一個巨大的支出。”

“年產10億立方?”張廣河暗自咋舌,要知道魯省去年的總供水量,才219.89億立方,其中居民生活用水28.71億立方、工業用水24.69億立方、農業用水162.76億立方、生態補水3.73億立方。

如果燧人公司投產的海水淡化工廠,可以年產淡化水10億立方,基本就相當於全省居民生活用水的三分之一。

而問題隨之而來,那就是如何輸水的問題。

畢竟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是沿海城市,而且在過來之前,鵬城在燧人公司這邊吃癟的事情,張廣河也略有耳聞。

估計島城方面,由於有威立雅公司的汙水處理廠項目,燧人公司很難答應和對方共存。

果然接下來的談話中,蔣海霖拿出的合作方案,就是全部承包的一攬子方案,根本不允許單獨設立自來水廠,給水務公司供應。

談了兩天時間,在遲遲不能達成一致的情況下,最後張廣河跑到了燧人公司總部,和黃修遠見了一面。

總部的小辦公室內。

“黃總,我們這邊是非常有誠意的,如果可以達成合作,對於貴公司也是一個很好的宣傳。”

對此黃修遠不以為意,他直接問了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如果海水淡化工廠建設了,那如何保證盈利?”

張廣河想解釋什麽,但是黃修遠擡了擡手:“張主任聽我說完,我說的盈利,是指當地水務公司如何盈利?”

“額……”這個問題,直接打懵了張廣河,不解地問道:“這和當地水務公司的盈利有關系嗎?海水淡化工廠的淡化水,當然直接出售給水務公司,他們自負盈虧。”

“當然有關系,如果水務公司不能盈利,又剛好遇到地方財政困難,那請問水務公司會按時付款嗎?恐怕這是一個未知數。”

面對黃修遠的直言不諱,張廣河確實有些尷尬,同時深入聯想一下,確實存在這個可能。

民營企業和國營企業做生意,最容易遇到的情況,那就是款項經常拖欠。

而供水項目,本身又非常敏感,屬於民生剛需,基本不能因為欠款,而給水務公司停水。

這樣一來,海水淡化工廠在合作過程中,就處於相當被動的局面,這種局面是黃修遠不願意看到的。

“相信這種情況,張主任也心知肚明,目前各個地方的水務公司中,具體的盈利恐怕是負的吧!”

張廣河無奈地點了點頭,他來汕美之前,調查過一些情況,單單是泉城水務公司,平均出售每立方自來水,就要虧損1.5元。

也就是說,魯省的生活用水供應,每年就要虧損超過40億,如果不是財政補貼,這些水務公司早就破產了。

張廣河也是左右為難:“黃總,雖然有民資、外資承包水務的先例,貴公司也承包了鮀城水務公司,但是整個魯省的水務承包,還是太過於龐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