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新村計劃(第2/4頁)

很少有人懷疑新瑪希城的管理者能否實現這些承諾。人們開始關心新村民需要承擔的義務。

承認土地為集體所有——如果想成是承認土地屬於開拓者就容易理解多了;完成生產任務,每年交售一定數量的糧食——這是應當的;擔當一定的警戒工作,保護村莊,在必要的時候向城市示警——這也是應該做的;在村莊裏像城市一樣嚴格遵守法規,不得私刑、虐待弱者,凡重要事務皆須通過村民會議,不得自立——有開拓者保駕護航,問題也不會很大。

大致上,這就是他們應盡的義務了。

不要說沒見識的卡斯波人,連那些在私底下說應該把後期加入城市的人趕去種地的人,在了解這些條件之後也不由得動搖起來。

對土地的向往是農民——或者說任何一個沒有資產的人的本能。即使開拓者給予了人們比想象的還要好的生存保障,對土地的渴望仍在他們心中難以磨滅,遍布城市每個角落的菜地也恰到好處地維持了他們的這種本能。交納規定數量的糧食之後剩下的產品由自己分配,人們有理由相信開拓者不會像曾經的貴族老爺一樣盤剝他們,且相比城市較為逼仄的生活空間,過於要求秩序的生活,也讓許多人對相對自在的田野生活有所懷念。在種種情緒的作用下,許多人都對基點村計劃表達出了極大的興趣,可以預見的是,有意參加新村建設計劃的人數絕對會超過所需的人數。

雖然相比基點村計劃,更有吸引力的是城郊生產隊的待遇,不過擴大隊伍的名額相對來說太少了,由於由舊瑪希城的近郊農民組成的生產隊已經較為出眾地完成了他們的任務,人們依照常理認為新的隊伍也將從舊瑪希城人中選拔出來。

誰都知道,無論近郊農場還是基點村的建設,都是為了增加生產。經過一年以來的驚人發展,新瑪希城的實際管轄地區已經占到了布伯平原的四分之一,如果將奧森郡也列入他們的控制範圍,那麽他們就占有了王國十分之一的土地。並且他們不僅控制了土地,還擁有相當數量的人口。他們既有這個能力,又有這樣的需要進行大規模的農業生產。

長久以來,這片土地的農業優勢一直都十分突出,直到這一年來的連續災難影響了三分之二以上的產糧地,閃光的河水只要爬上高地就能望見,農奴和農民們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土壤龜裂,作物在烈日下奄奄一息。開拓者帶來的高產作物顯示出在這個地區的適應能力,這當然是值得驕傲的,但倘若沒有了深耕、來自聯盟的肥料和大量的水源灌溉,它們也能在其他地區得到優越的產量嗎?

無論開拓者的成就在外人看來如何不可思議,他們的工作都是建立在對自然規律的合理利用之上的。新村計劃並不是將開墾土地,將村民遷入舊足夠了,實際上,基點村正如其名,是一系列整體工程的基點。

龐大的水利網和道路網將把這些基點村聯系起來,像城市伸出的血管,既將城市的血液輸送到村莊中去,又將土地上產出的營養吸收過來以供養自身。五百人是基點村的最低人口要求,當這些村莊發展到一定程度,道路和水利的建設完善到一定程度,如果不是通過這些村子分化出更多的新式村莊,就是這些村莊升級為城鎮,不再依靠純農業生產而發展。

無論是哪一種發展,未來都是令人期待的,但至少在開拓者來到這片土地之前,沒有人想象過要在平原上建立任何大型的水利工程,甚至道路工程都是荒謬的。這些工程的投入太大了,既需要難以計數的人力物力,又需要極大的權力,甚至哪怕有國王一樣的權力,恐怕也難以讓分布在這片平原上的大小領主向他讓出自己的部分領地。

但只要開拓者提出這些計劃,就幾乎沒有人懷疑他們不能完成,不僅深信他們的城市新居民如此篤定,連寄居在此的三位領主也沒有絲毫懷疑,因為這座城市已經具備了足夠的條件,他們甚至因此更加確定在這裏遭受的種種冷遇是光明之路的考驗,只是稍微想象一下,他們的心也為這一偉大計劃火熱了起來。開拓者的作為看似樣樣都不合常理,那是因為人們總愛用自己的偏見去扭曲他們的動機,只要放下這無來由的憎恨,正視這世上確實有人既強大,又高尚,所行之事皆為利人利己,那一切都變成合情合理了。

收容災民是合理的,打擊貴族是合理的,要興修水利,建設道路那更是神的真信者才能做到的偉業。

那麽,作為最早向開拓者表示效忠的貴族,他們的領地至少比平原上的其他領主更有資格優先加入這一偉大工程。

但對新瑪希城之外的世界來說,交易會仍然是最重要的,基點村的建設計劃不在開拓者有意泄露的城市情報之中,在商業區中等候的商人兼探子們也許保有一兩條情報渠道,但通過這些渠道傳來的有限見聞不足以讓他們敏銳地抓住城市發展的本質變化,因為對許多人來說,外邦人的許多行動都是“難以理解”的,而無法理解正是他們沒有被異端汙染的證明,一旦他們“理解”了,這就意味著他們被這座城市同化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