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諫言(第3/6頁)

陳規、劉汲心裏都虛好不好,胡寅好像妥當些,但劉子羽、林景默呢?他李光、你馬伸呢?外頭是不是還有王庶、胡閎休,便是殉國的張所也說不定……到底誰有把握啊?

而偏偏進這個和沒進這個,幾乎能直接對身後名有蓋棺論定之說,這就很坑了。

所以,別說嫌棄十八個王太多了,按著秘閣裏有些在心裏算來算去頭上冒汗的人想法,王勝、吳璘、王貴、傅選這四個也是可以湊活的,郭浩、邵雲也可以。

弄個什麽嶽台四十八功臣最好,這樣自己說不得能搭個尾巴。

當然,這就想多了。

真要是那樣,反而讓人笑話。

十八文、十八武,建炎三十六名臣,專指中興之功,已經算是比較合適的數字中偏大的一個了。

就這樣,王爵的議題匆匆開啟,然後又在所有人心照不宣中匆匆關閉,隨即,趙鼎身為首相,強壓各種心思,進入正題:“官家當日戰前承諾,固然是封王為先以安軍心,可其他軍功許諾也不能放下,樞密院要做好準備……還是那句話,宜寬不宜窄,宜早不宜晚……切莫讓官家與朝廷失信於軍。除此之外,部分撤軍與民夫折返的事情也要做好應對。”

“樞密院定當盡心盡力。”張浚即刻與陳規一起閃出,嚴肅應下。

“還有兩河任員,也當盡早處置。”一言之後,趙鼎稍微一頓,才說出了這麽一句似乎本該順理成章的言語。

然而,吏部尚書陳公輔可不會慣著趙相公,其人直接轉出,拱手以對:“話雖如此,可還請相公明言……兩河故地舊官去留之權,到底是咱們這裏處置,還是官家派出的春耕巡視組來定?”

“先緊著官家言語。”趙鼎平靜以對。“暫以巡視組意見來定……若有什麽事端也無妨,因為今日事後,官家指不定哪日便要回來了,便是不回,也能交通妥當,屆時直接上書一問便可,不必過慮。”

陳公輔微微搖頭,倒也沒有追究。

“那軍功授田一事呢?”戶部尚書林景默接口再問。

“這事能有什麽問題?”趙鼎蹙眉反問,言語急促。“當日長社戰後,官家還於舊都,中原便曾大約做過此等事,後來官家更是漸漸引出了抑制兼並的國策,明顯是要以授田而行均田之策……今日兩河再行此事,無外乎是規模更大一些,行事更徹底一些罷了……便是有少許人不滿,以如今河北局勢、朝廷信譽、官家威望,外加三十萬禦營甲士,又能如何?真要是誰敢不滿,也不過就是跳梁小醜的格局罷了!”

“不錯。”張浚也失笑揮袖。“趙相公自家也是要均田的,都未曾不滿,那到底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在這個當口去尋官家的不痛快?”

趙鼎旋即跟著失笑:“我家在河東本就沒有幾畝地,還指望這次授田能給家中添一筆資產呢……”

秘閣之中,立即哄笑起來。

林景默也笑了笑,好像並沒有意識到趙鼎在裝糊塗,而張浚在幫著趙鼎裝糊塗一般。

事情很簡單,當此大勝,而且又是官家近臣出身,林景默根本不會質疑政策可行性,更不會質疑政策本身,他剛才的意思其實是在問趙鼎……軍功授田這種事關國家根本的事情由誰負責?

難道還要順勢交給那個什麽勞什子巡視組嗎?

當然,林景默也知道趙鼎的難處,更曉得當此之時說某些話未免掃興,所以也隨之而笑。

笑完之後,會議繼續。

又有人建議,既然呂頤浩呂相公連番驚擾病臥,身體不好,範宗尹等人力有未逮,不知可不可以請示官家,再發部分官吏到禦前協助?

還有人詢問,燕雲就在身前,官家卻有議和之論,其中因果、真假,尚不能確定,要不要請示一番?

須知,議和的話,官家那番條件未免太苛,繼續作戰的話,又顯得太假。

其余種種,不一而足。

這場會議,最後一直開到天黑才在首相趙鼎的強行壓制下終止了下來。

接著,眾人勉強散去,而林景默作為值日的尚書,卻又留在秘閣二層,等待都省直屬的秘閣文書將不涉密的會議訊息與可發布信息整理妥當,親自過目簽字後,這才準備下樓離去。

按照規矩,前者要第二日發給公閣來看,後者要今晚便發給邸報部門來看……時間久了,官僚系統總會內部自洽的。

當然,且不提什麽政治規矩,只說林尚書走下這個可能是全世界權力濃度最厚重的一層樓,未曾出門便聞得宮城外喧嚷不停……這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位於皇城東南位置的崇文院,隔著一堵墻分別是最繁華的東華門外馬行街夜市與最寬闊的禦街主幹道,而且,這種喧嚷從四日前北面大勝的訊息送達後便已經開始,只是這些天越來越明顯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