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不忘(下)(第2/6頁)

“呂相公不負朕,都省也不負朕。”趙玖一聲嘆氣。“還有汪相公,也沒有負朕……”

許景衡稍微沉默了一下。

“怎麽?”趙玖立即察覺到了一些東西。

“有幾件近來的事情要與官家說……”許景衡愈發肅穆。“禦營後軍都統楊老太尉為極速進軍來援東京,至東京後便一病難為,金軍從洛陽撤走,也就是臣出發之前那日夜間,他便離世了。”

趙玖也沉默了一下。

“還有洛陽守將之一,大小翟中的大翟翟興,在金軍撤離之時,自將部屬交與其弟,然後率少部出汜水關追擊,最後死於黃河畔。”

“他這是覺得有愧,在償命……沒必要的。”

“是……”

“翟氏兵馬皆是族中子弟兵,稍作特例,讓其子翟琮襲其職……還有嗎?”

“還有,剛剛說到嶽鵬舉渡河北進之事,當時是那麽說,但現在看來,洛陽失陷,還有汪相公殉國一事,楊老太尉病死一事,與禦營前軍北進未必沒有關系,便是牽扯二字,似乎也稍顯不足……”許景衡繼續嚴肅以對。“畢竟,河東金軍此役不還是有足足兩萬從龍門來了嗎?聽說差點對決戰勝負有了動搖。便是東京城的安穩,也多虧是禦營後軍及時趕到,分兵封堵了嵩山與汜水關的緣故。所以,臣來此之前,京中振奮於陛下大勝之余,輿論隱約有以汪相公、楊太尉之事問罪嶽鵬舉,乃至於呂相公之意!”

趙玖點了點頭,並不覺得驚訝,但很快就搖了搖頭,正式表了態:“此戰中,關西之勝、陜州同州之守、洛陽之失、東京淮東之穩、河北之進,本為一體。咱們最後能把金人攆回去,靠的是上下齊心,同進同退,同得同失……非要說有個總責之人,那也是朕,實際上,嶽鵬舉北進,朕動身前便已知道,並做了允諾……怎麽能勝都是朕的,失就是某些相公與帥臣的呢?何況,此戰首尾,險之又險,便是子羽之前一力主守,朕此番戰後,也覺得他當時極有道理,可謂盡職盡責。”

“都省也是這個意思。”許景衡瞥了眼面色如常的劉子羽,同樣不驚訝於趙官家的回應。“臨陣相決,哪裏能拿事後的一些得失來算計當時的決斷呢?何況嶽鵬舉此舉確系牽扯到了河東大軍,也讓大名府的撻懶幾乎無所作為,所謂有大功而無過。”

趙玖點了點頭,卻如有所思:“可還有言語?”

“有。”許景衡果然繼續言語了下去,卻是起身正色拱手相對。“官家,此戰雖勝,可事到如今,中原卻已疲敝,荊襄叛亂也席卷十余州軍,還有已經足足四五年沒有處置的五嶺番亂……這種情形下,河南作為屢遭兵禍之地,總不可能學關西巴蜀那般再向百姓預支來年賦稅吧?故此,都省遣臣至此,一則恭賀官家大勝,二則迎官家回鑾,三則想請官家正式下旨,著嶽鵬舉即刻退兵,轉回河南……除此之外,臣在路上還聽說了一件別的事情,正要與官家分說。”

趙玖在座中看著嚴陣以待的許景衡,還有隨著許景衡起身而起身的宇文虛中等人,卻是稍微猶豫了一下,然後微微嘆氣:

“四件事,朕都不能應許!”

許景衡怔了一下,但旋即正色相對:“請官家直言不諱,臣也好做回復。”

“其一,此戰雖斬殺婁室、擒殺韓常、殲敵逾萬,且逼退金軍,保住關中,堪稱靖康以來國朝第一大勝。但我軍死傷累累,殉國者、戰死者,自汪相公以下,累計逾萬……所謂大勝亦是慘勝,朕受吊不受賀!”趙玖在幾案前肅然相對,言語鄭重之余幹脆打開了許景衡來後蓋上的薄紗布,卻露出了滿滿騰騰數摞名冊之類的物什。

許景衡微微一怔,繼而後退數步,恭敬行禮:“臣慚愧!”

“其二,”趙玖重新蓋上紗布,繼續正色相對。“朕戰前對關西子弟與禦營兵馬做了許諾,乃是要以軍功授田……朕一言既出如白染皂,決不能沒了首尾,這件事情什麽時候處置好,朕什麽時候再回東京!”

許景衡認真思索了一下,回頭與宇文虛中對視了一眼,便也重重頷首:“既是如此,臣等也無話可說。”

“其三,嶽鵬舉身為一方帥臣,獨領數萬之眾前突河北,彼處情勢如何,咱們一無所知,是該進還是該退,他也自有決斷之力……朕以為,將河南的難處給他說清楚,讓他自己決斷,就不必以朕的名義或者都省、樞密院的名義專門下旨了。”

許景衡猶豫了一下,方才微微頷首:“若如此,怕是他早就收到東京城的意思了,不過臣想以私人名義再寫封書信,著快馬遞解過去。”

“可以。”趙玖點頭應許。

“還有第四件事情……”許景衡繼續言道。“官家都未問是哪件事情,便要否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