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密折(第4/5頁)

他最大的優勢是上輩子的見識。

比如以工代賑,但這條計策不適合用在此時的大奉。

小範圍的使用還可以,除非大奉朝廷要把路修到農村……

等等,好像還真有一個辦法……許七安心裏一動,想到一個大膽的點子。

但他沒有說話,臉色有些糾結、猶豫。

【一:許寧宴?】

懷慶又催促了。

【三:搶劫是唯一的出路,但搶劫的對象不是平頭百姓。是地主,是鄉紳,是為富不仁的商賈,是士大夫階層。】

天地會內部猛的一靜。

他瘋了?!眾人腦海裏閃過這個念頭。

就連劫富濟貧的李妙真,也覺得許七安破罐子破摔,出的是餿主意。

【四:沒有了鄉紳的維持,這只會讓亂象加劇。】

在這個時代,皇權不下鄉,鄉紳望族充當著維持底層穩定的重要角色。

【三:不,楚兄你錯了。群體的利益,勝過一個人的利益。大部分人的利益,勝過小部分的利益。只要你能滿足絕大部分人的利益,那麽你就能得到擁戴,你就永遠不會敗。

【大奉如今面臨的窘境,是流民引起的,只要能喂飽百姓的肚子,亂象只會緩和,不會加劇。另外,對於鄉紳地主來說,朝廷的存亡與他們無關,大災之年,他們會愈發的榨取貧苦百姓的價值,手握土地的他們,是朝廷的敵人,也是百姓的敵人。

【關鍵是,這一切都是流民匪寇做的,與朝廷何幹?並不會激化朝廷和士大夫階層的矛盾。反而會讓那些手裏握著龐大資源的階層也參與進剿匪。

【又或者是捐款、組織民兵來抵抗。不管是哪一種,他們肯出銀子、糧食,這就能緩和當下缺糧的窘境。總有人因此受益,因此掙到銀子,掙到糧食。】

把無產階級發動起來!

天地會內部沉默了,許久沒人說話。

過了好一會兒,楚元縝傳書道:

【可你不要忘了,朝廷中大部分人,都是你口中士大夫階層,那些告老還鄉的官員,就是鄉紳階層。】

【三:所以這件事,得列為機密,即使是朝堂諸公也不能知道。派遣出去的高手,必須是平民出身,且對皇室忠心耿耿。

【或者,像李妙真這樣的俠義之士。另外,這些委派出去的高手,品性必須得到保證。不能濫殺無辜,最好能做到只搶不殺,挑選為富不仁的,名聲差的下手。】

只能盡量……他心裏補充了一句。

許七安知道,當他這個計策被采用時,哪怕注意再注意,謹慎再謹慎,也依舊會有無辜者遭受波及。

這是他剛才猶豫的原因。

但上輩子的經驗告訴他,一旦把大局觀上升到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時,處理問題,就不能以簡單的善惡來評判。

如今災情洶湧,流民成災,每天都在死人。

以後還會死更多的人。

掌權者,要做的是盡快讓社會秩序得到穩定,而不是考慮到可能會有無辜者犧牲,就畏首畏尾。

慈不掌兵,同理,慈不掌權。

地書聊天群再次陷入沉默,盡管隔著千山萬水,許七安卻仿佛聽見了他們粗重的呼吸聲。

或者,還有顫抖的手。

【四:許寧宴,你真的瘋了!】

作為傳統讀書人的楚元縝,有些無法接受。

眾人則沒有說話,隔了好一會,楚元縝再次傳書:【但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可行的辦法,盡管它存在巨大隱患。】

李妙真突然傳書:【如果非要這樣的話,我希望搶劫鄉紳的那個人是我。】

因為這樣,才能盡量做到不濫殺。

【四:我會嘗試聚攏一批流民,不過想掠奪鄉紳可不容易,他們通常住在城裏。】

【一:諸位有地書碎片,能禦劍飛行,這些不是問題。】

懷慶的心比他們更狠,她已經認同並接納許七安的建議。

【六:阿彌陀佛,貧僧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七:算我一個吧。】

李靈素發言。

【二:你?李靈素,這不符合你的作風啊。你不應該是天大地大,老子睡女人最大嗎?】

李靈素憤怒傳書:【在你眼裏,我就那麽糟糕?李妙真,我們好歹是同門師兄妹,你能盼我點好?】

【二:不能,抱歉!】

“……”

李靈素深吸一口氣,傳書道:

【這就是太上忘情啊,不為情所困,不為情所擾。於大局有益,於蒼生有益,便不會被一時的憐憫和同情左右,完美駕馭情感。師父想讓我們做到的,不就是這個境界嗎。】

這一回,李妙真沒有擡杠。

到此,再沒人說話。

……

當日,永興帝收到翰林院庶吉士許新年遞進宮的密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