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千萬孤獨下(第6/8頁)

尹寶山遞過酒來,說,“四月之期將至,我回三神山去,你就別去了。”

長孫茂沒接,“為何?”

尹寶山說,“黃芪白術送了信來,說小仙人墓吐糜竭長好了,可以去取。去往日月山送藥,你腳程實在太慢,一來一回,白白耽擱了時日。”

長孫茂問,“之後……在哪裏會和?”

尹寶山想了想,說,“回去之後,就不回來了。”

長孫茂沉默一陣,“第三層境界,我還沒學會。”

尹寶山說,“學懂這兩層,也夠你用了。你看今天那十三刀,不也應付得很好嗎。”

長孫茂沉默班上,突然開口一句,“你是不是又遇著什麽相好的了?”

夜中午舍有靜得過了頭。

片刻之後,尹寶山哈哈大笑起來。

·

說起尹寶山這人,長孫茂心情常常頗為復雜。

他沒半分長輩架子,也沒半點江湖名宿該由的德行。若不是還有一層丈人女婿的關系在,幾次就差要與他稱兄道弟了。

做事時而有譜,時而沒譜,而且總讓人摸不透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沒譜。

常有人受他這副尊容氣度所蠱惑,前來與他搭話,他也基本不拒不推。

不論一身功夫,稀世珍寶,武學典籍,皆不當回事。

但若沒有好吃好喝好酒好招好故事,也留不住他。

若他突然溜之大吉,多半是尋到什麽好玩的去處了。

長孫茂摸清他的性情,也自然不多做挽留。

但他此刻武功尚可,卻羽翼未豐,尋藥出難免會出差錯。

待尹寶山離去,便尋到重甄。此後多年,一直在劫復閣門下奔走。

·

尹寶山當然沒有就此放任長孫茂不管,否則沒有人在葉玉棠病榻前告知她長孫茂種種消息。

他悄悄跟了長孫茂五個月有余。

起初長孫茂入小仙人墓去,尋到兩位童子取了藥。在山中尋到師父遺骸,又無意之中遇見巴瑞瑛。巴瑞瑛得知弘法大師是他師父,便領他去了夜郎寨,見到了師父碎身舍利所鑄的泥胎。一月之內,幾度出入雲台山中,方才為師父重鑄了一尊金身。

龍牙與麟牙自從蛇母去後,終日無所事事。馬氓時常出入山中,形容鬼祟,龍牙偶爾聽他差遣,去山裏找尋迦葉神功下落時,被長孫茂撞見。馬氓一見長孫茂,便嚇得魂不附體,當即使蠱蛛狂逃千裏,自此再不敢入雲台山。

去年那三斤一錢蟠螭角所剩無多,因在雲台山中耽擱了一陣,故長孫茂去往崖州尋藥歸來時,四月之期又只剩下二十余日。長孫茂正躊躇時,劫復閣突然有了消息。

那時七月,正值弘法大師忌辰。吐蕃欲往鴻臚寺送去蟠螭角,以弘法大師兩年忌為由,稱願修復蜀地佛塔以作功德。

劫復閣的消息有時得來比朝廷都快。

長孫茂立刻明白,“吐蕃想要借修佛塔之機,運走魚復塔經書。”

重甄接著說,“劫復閣一得到消息,邏些城與鐵橋城的密探便已布下埋伏,本想在貢品入關之前,截下蟠螭角,以假藥替換。但貢品裏頭,卻沒見到蟠螭角,反倒打草驚蛇了。”

長孫茂問,“單子送去了鴻臚寺,明明白白寫了蟠螭角,便不會作偽。究竟去了何處?”

重甄笑道,“後來閣子裏費了些功夫才弄明白,原來蟠螭角,被貢車馬夫盜取,藏在一車吐蕃香料中,送入奉節城。有一天,魚復塔裏一個叫駝彌羅炎的僧人,去買了十二斤藏寇。”

長孫茂立刻明白,“吐蕃在中原也眼線眾多,有人知曉劫復閣急於求得蟠螭角。”

重甄點頭,“但布這局的人要劫復閣替他做什麽?這便有趣了。你猜如何?”

長孫茂想了想,“有人……想要劫復閣護他周全?”

重甄接著問,“誰要殺他?”

長孫茂突然明白過來,“吐蕃。吐蕃人布此一局,有兩個目的。其一,想要經書。其二,若得不到經書,便要殺什麽要緊的人?”

重甄點頭。

長孫茂不解,“目的是什麽,借此事端,挑起吐蕃與中土紛爭?”

重甄嘆道,“大師一去,吐蕃便要毀約了。”

長孫茂又問,“要殺的人,是誰?”

重甄正色,“駝彌羅炎,小明王。精通梵文,早幾年攜了兩個吐蕃僧人入中土,殺了魚復塔三僧,意欲盜取經書回中土,卻不料因師父一計,被困此地多年。”

長孫茂道,“他等不及要回去,但吐蕃人卻想要經書。但吐蕃也明白,既然駝彌羅炎被困中原幾載,經書便不是那麽好得的。駝彌羅炎此刻便是吐蕃一粒棋子,要麽背回經書,要麽死在中土,也算死得其所。”

重甄道,“是。但駝彌羅炎想活。他在蜀地有線人,吐蕃的消息,他得來比我們更快,所以也更快截下蟠螭角。他想要劫復閣,將他與經書平安送返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