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熹妃(第3/4頁)

耿氏數到這裏,也不免羨慕:“從前先帝爺在的時候,宮裏都是憑著位份定尊卑,可如今卻看誰有兒子了。密嬪娘娘雖只是個嬪位,但人家生了三個兒子,且都到了能成親開府的年紀。皇上登基必不會虧待了這些小弟弟們,必然都有爵位的,密嬪娘娘只管挨個兒子的府邸住過去,這日子真是美。”

宋嘉書邊低頭奮筆疾書,邊點頭表示贊同:只是密嬪娘娘命好,不止在於她生了三個兒子,更在於她生兒子的時機好。

兒子年齡小,統統沒趕上這場殘酷血腥的奪嫡。且兒子跟當今年齡差的大,出於名聲考慮,皇上對幼弟們自然也要更照顧一些。

不像宜妃娘娘,雖也有兩個兒子,但她的兒子中不幸還有九爺這種跟當今不對付多年的,這會子就比較慘,皇上始終不松口讓宜妃出宮。在給太後和各位太妃加封定尊號的時候,也獨獨漏下了宜妃。

把九爺氣的簡直要跳起來,但親娘在宮裏,在人家手裏,也沒法子。

這會子八爺都有點慶幸自己額娘去的早,不然落在老四手裏,只怕待遇還不如宜妃。

果然耿氏也想起了宜妃,哪怕在自己屋裏,耿氏也湊過來,壓低了聲音密語道:“姐姐知不知道,為了不能出宮跟著恒親王和九貝勒住的事兒,宜妃娘娘還去太後跟前鬧過呢。”

宋嘉書把寫好的一頁紙吹了吹墨道:“都是長輩們的事情,與咱們不相幹。”

耿氏也不敢多說這些事,就重新把期待轉向了與她們相幹的事情:“等著真是讓人焦心——不知道皇上要怎麽分派咱們的宮室呢。”頓了頓,語氣更忐忑了:“其實住哪裏也罷了,東西各六宮,都住過先帝爺的嬪妃們,想必都是過得去的。只是這位份……”

耿氏苦笑了一聲,挽著宋嘉書道:“姐姐,雖然我有兒子,但我是真怕,爺萬一連個主位都不給……弘晝以後可如何做人呢。”

大清的後宮,按康熙爺定下的規矩,乃二貴妃,四妃,六嬪的十二主位模式。主位之下的貴人常在等就不再限制數目了。

皇貴妃非特殊情況不立。

是不是主位,尊榮和待遇差距極大。

耿氏提心吊膽,生怕這些年自己不得寵,再被四爺給忘了,隨便給個貴人之類的。她也罷了,皇上新登基必然要選秀,她之前就不得寵,更不指望進了宮多得寵。

只怕‘子以母貴’,弘晝因為自己受委屈。

宋嘉書停下筆,拍了拍她的手:“別怕。皇上心如明鏡,必不會委屈了阿哥的生母。”

——

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清晨。雍親王府眾人與往常一樣,都先在正院集合,也算是先給皇後個安,然後再一並按著時辰入宮去守孝。

而這日,正院裏多了三個太監。

為首的一個,宋嘉書一打眼就認出來了:老熟人周守禮嘛。

看來因為他及時悔改,回頭是岸,皇上登基哪怕不重用他,倒是也留下了他,仍舊幹著自己出宮宣旨的老本行。

見他在此,雍親王府諸女眷不免都是心神激蕩:算著日子,皇上也該給她們分宮室了,那位份豈不是也要定下了?!

因周守禮聖旨在身,所以先不跪請安。倒是眾人要先跪拜接旨。

果然,雍正爺除了賞賜後宮女眷們臘八粥外,還給諸人分賜了位份和宮宇。

只是周守禮首先宣的是給皇上給皇後並諸妃嬪賞賜臘八粥的聖旨。

宋嘉書就看李氏臉上不甚痛快,幾乎是用眼神在譴責周守禮:誰八百輩子沒喝過臘八粥啊!怎麽這道聖旨還磨磨唧唧讀半日呢,快點著下一道。

且說皇後與太後一般,皆是名位早定,在登基大典那一日就受過拜賀了。所以此時皇後是不必跪的,但也端著茶盞凝神,準備聽周守禮的聖旨。

她最想知道的,便是年氏的冊封——自打年氏在永和宮再次失了一個孩子,太醫回稟還是個阿哥後,皇上心裏便總覺得年氏委屈的緊。皇後雖也覺得年氏有點慘,但生怕她憑著這個慘,做了皇貴妃。

周守禮第一個宣讀的就是年氏的位份。

因年氏小產不足月,是皇上特許了臥床不必起的,故而周守禮一會兒得去年氏的東大院宣旨,這會子就省略了前頭那些贊美褒獎的駢文,只道:“諭禮部,年氏冊為貴妃。”

皇後略微松了一口氣,還好,只是貴妃。

皇後松了一口氣,李氏那裏確實吊著一口氣:怎麽回事?按照在潛邸的資歷,自己自然是在前頭的。為什麽宣旨太監先宣年氏的位份?

從來都是尊者為先,難道皇上竟把自己的貴妃之位排在了年氏後頭?

李氏沒有胡思亂想多久,周守禮很快宣旨了:諭禮部,李氏冊為齊妃。

宋嘉書就見李側福晉,不,是齊妃娘娘的臉色難看極了,好在她還記得借著磕頭謝恩調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