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4/6頁)

恭王立刻揚起嘴角,眼角眉梢都是毫不掩飾的笑意。

他大步流星的從高台走到下面,人還沒站穩,聲音已經傳入每個人的耳朵,“請敬王叔宣讀聖旨。”

太後按著鳳椅上的扶手在紅琴的攙扶下起身,慢吞吞的走到恭王身後站定,對著敬王點頭,“勞煩敬王。”

敬王立刻低下頭,“不敢。”

其余燕臣也都神色各異的從位置上起身,站到恭王和太後的身後。

宋佩瑜將手上有一搭沒一搭搖晃著的折扇合攏,放在面前的案台上,不僅自己肅容起身,還給重奕使了個眼色。

重奕抖了抖袖子,起身貼著宋佩瑜站好,目光放在正雙手捧著樸素的木盒往上走的敬王身上。

陳國使臣早在太後從高台上下來的時候,就站了起來、

趙國使臣都這麽給面子,已經被燕國醜聞驚呆的兗州使臣與青州使臣,自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去戳燕國的眼睛。

他們恨不得能將存在感降到最低的同時,暗自慶幸除了他們之外,還有太後的娘家陳國和趙國堪稱豪華的使臣隊伍在。

他們才不至於擔心,窺得燕國醜聞被殺人滅口。

敬王將手中的長方形木盒放在禦案的正中央,率先跪下去行三跪九叩之禮,下方的燕臣也無聲行禮,與敬王做相同的動作。

三跪九叩完畢,敬王才起身打開禦案上的木盒,從中拿出聖旨展開,“奉天承運……”

下方的人擡頭就能看到聖旨所用的玉軸和背面縫制的錦緞,正是讓燕臣們熟悉有陌生的制式。

宋佩瑜曾對這份正在宣讀的慶帝遺詔研究數次,幾乎能倒背如流。

他回想著聖旨上的內容,借著位置的便利,輕而易舉的將所有燕臣的表情收入眼底。

孝帝被按死在弑父篡位的恥辱柱上後,孝帝駕崩前立的太子已經徹底被燕臣們放棄。

即使對恭王這個人選並不是十分滿意,燕臣們仍舊願意接受恭王成為新皇。

“……欽此。”敬王將手中的聖旨重新卷在一起,垂目望向底下跪在最前方的恭王。

“兒臣謝父皇隆恩。”

恭王的額頭狠狠砸在地上,聲音中滿是壓抑到極致後的暢快和得意。

他迫不及待的起身,甚至顧不上去看看敬王手中的聖旨,立刻轉身面向群臣,等待屬於他的那聲‘陛下’。

宋佩瑜在山呼海嘯般的請安聲中看向正捧著聖旨的敬王,然後將目光落在敬王身後的禦案上。

大司馬和敬王只說幸不辱命,找到慶帝留下的聖旨,卻沒說找到幾份聖旨。

過了半晌,敬王仍舊沒被下方的恭王想起來。

他搖了搖頭,轉身將聖旨放回木盒中,又從木盒中拿出另一份聖旨。

宋佩瑜雙眼一亮,勾了下重奕的手心,然後立刻被牢牢抓住。

太後果然沒浪費那份空白的聖旨和曾從恭王處騙走的玉璽。

敬王捧著第二份聖旨轉身,對正得意忘形的與跪著的燕臣們說話,仿佛完全忘記他應該先讓燕臣們起身的恭王道,“陛下,這裏還有另外一份先帝的遺詔。”

“什麽?”恭王回頭,滿臉詫異的看向敬王。

敬王將手上的聖旨舉過頭頂,一板一眼的道,“剛才宣讀的聖旨,是瑞祥公公所說的立儲遺詔,臣手上的這份聖旨,是在太後娘娘所說的地點找到。”

恭王臉上的笑容凝滯,“不可能!”

已經許久都沒有說話的瑞祥公公突然開口,“先帝確實留下不止一封遺詔,可惜他被逆王折磨的那段時間,精神始終不太好,沒能將所有遺詔的位置都告訴老奴。”

負責將聖旨拿回來的大司馬也主動開口,“臣已經與敬王驗過兩封聖旨,確定都是先帝留下的聖旨。”

恭王神色狐疑的看向始終低著頭跪在地上的太後。

別人都信了太後的鬼話,他卻知道,從頭到尾都沒有所謂的七日香,起碼太後從來都沒中過這等招數。

太後感受到身上目光,擡起頭神色平靜的看向恭王,“皇上還不接旨?”

恭王稍稍猶豫了下,終究還是轉身跪了下去。

敬王清了下嗓子,聲音莫名比宣讀前一份聖旨的時候低沉許多,“奉天承運……”

這份聖旨的含義十分簡單。

慶帝覺得恭王沖動易怒,怕他行差踏錯,要太後臨朝攝政輔助恭王,還特意賜太後鞭帝尺,免得恭王對太後不夠恭敬。

在所有剛知道這份聖旨的燕臣,包括恭王都陷入茫然的時候,太後已經神情自若的彎下腰,將額頭貼在手背上,聲音雖然沙啞但咬字十分清晰,“臣妾謝陛下隆恩。”

紅琴在太後的示意下膝行上前將太後扶起來。

太後矜持的對著敬王點頭,重新回到高台去拿屬於她的這份聖旨。

回過神的恭王十指緊緊扣在地面,瞪著太後的雙眼幾乎要凸出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