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第3/6頁)

太後眨了眨眼,掩蓋住裏面的鄙夷和不屑,“哀家沒想攔著沛兒去迎回先帝遺詔,只是突然想起來,先帝彌留之際也曾與哀家說過遺詔之事,放遺詔的具體位置卻與瑞祥公公說的地方不同。”

昭和大長公主輕輕握住太後的手,滿臉喜悅的道,“皇嫂剛知道自己曾中過七日香的招數,就立刻記起來這麽重要的事。”

太後臉上也露出慶幸的笑,對大司馬和敬王另外交代了個位置,也在慶山行宮卻不是思興殿。

大司馬和敬王將太後說的位置記下,正要帶著五皇子離開,又聽見有人在喊‘等等’。

這次喊‘等等’的人是恭王。

恭王望著太後的目光滿是質疑和防備,語氣暗含警告,“瑞祥公公已經說了父皇的遺詔在思興殿,母後是不是記錯了。”

太後搖了搖頭,眉心重新浮現茫然,“哀家能確定沒記錯,卻不知道是不是仍舊受到七日香的影響……”

昭和大長公主拍了拍太後的肩膀,“反正皇嫂說的地方就在思興殿旁邊,也是皇兄生前最喜歡逗留的地方,勞煩司馬大人和敬王兄順便去看看,也不會耽擱多少時間。”

恭王還想再說什麽,卻被昭和大長公主滿臉不贊同的打斷,“恭王何必如此心急?只顧著自己,半點都不顧你母後?”

感受到身上越來越多的目光,恭王終究還是閉上了嘴。

上一個不顧‘母後’的人,就躺在距離他不遠的地方。

沒坐穩皇位之前,他絕對不能得罪太後。

趁著大司馬與敬王、五皇子去取遺詔的時候,吳金飛看向被召來查看孝帝情況的太醫。

“陛……”吳金飛神色怪異了一瞬,清了清嗓子才若無其事的對太醫道,“結果如何,可有中毒的痕跡?”

太醫低頭看著鞋尖,“沒有”

接下來無論吳金飛再問什麽,太醫都將言簡意賅展現的淋漓盡致,能用一個字回答,絕對不會說第二個字。

三言兩語之間,吳金飛就從太醫口中知曉他想知道的事。

雖然孝帝是突然暴斃,且死法離奇,連內臟都吐了出來,但孝帝身上並沒有中毒的痕跡。

太醫認為孝帝是因為得了怪病,才會突然暴斃。

所有查看過孝帝情況的太醫,都與最開始回話的太醫看法相同。

吳金飛嘴角下撇,卻沒繼續追問。

他與身側的大司空交換個眼神後,就低下頭陷入沉默。

其他人也沒有繼續追問孝帝死因的想法,紛紛看碗、看桌、看袖口的花紋,就是不看地上的孝帝。

宋佩瑜卻不相信是怪病,導致孝帝突然將內臟都吐了出來。

他側頭看向重奕,果然看到重奕搖頭。

宋佩瑜再看向滿身明顯血漬和臟汙躺在地上的孝帝,眉目間閃過唏噓。

兩個時辰之前,活著的孝帝還是剛立太子,喜笑顏開的燕國帝王。

兩個時辰之後,已經駕崩的孝帝卻成了‘逆王’,朝臣們明知道孝帝的突然駕崩多有蹊蹺,卻懶得大動幹戈的追究。

不知道當年慶帝駕崩,孝帝繼位,四皇子滿門暴斃的時候。

燕國大臣們是不是就抱著慶帝已經駕崩,四皇子也不在人世,人死不能復生的念頭,才讓孝帝能那麽容易且舒服的坐穩皇位。

打破寂靜的人是太後,她由南陽郡王扶著坐下,滿臉疲憊的道,“將……唉,將他的屍首先擡下去,隨便找個偏殿放著。各位大人們也不必站著等,都坐下歇歇。”

恭王聽了太後的話,才驚覺這個時候應該是他這個‘準皇帝’站出來主持大局。

可惜等他好不容易想好要說什麽,不僅孝帝的屍體已經被擡了下去,朝臣們也分別落座,太後身邊的女官甚至已經帶著宮人給眾人換上了新茶水。

恭王站在皇位前,望著殿內各自落座,正三五成群小聲交流或者打手勢的人,突然升起被忽視的惱怒,繼而目光迫切的望向門口。

殊不知眾人就算是在做自己的事情,眼角余光也始終落在他身上。

察覺到恭王浮於表面的急切,許多朝臣眼中都閃過無奈。

太後卻越看恭王越覺得滿意,特意柔聲提醒,“恭王怎麽不去坐?”

恭王臉上閃過不自然,站上高台後,他就不想再回到曾經的位置。

“兒臣不累,兒臣……”眼角余光看到從門口走進來的大司馬和敬王,恭王立刻道,“可有找到父皇的遺詔?”

大司馬擡頭望向高台上僅剩的兩個人。

端坐在鳳位,眉宇間端莊平靜的太後。

站在皇位邊,因為溢於言表的迫切而醜態倍出的恭王。

大司馬眼中的神色更加復雜,仿佛瞬間就老了許多歲,滿臉疲態的模樣竟然沒比他身邊失魂落魄的五皇子好多少。

敬王主動低下頭,言簡意賅的道,“臣等幸不辱命,經我與大司馬驗證,確實是先帝時的聖旨,上面也都蓋著先帝玉璽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