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熒惑星(二合一)修(第3/3頁)

一開始便進入激烈的爭論。

如他所料。

鄧譞想讓饒興邦頂替盧學貞的位置。

而浦穎則更中意蘇余慶。

鄧譞說講師名錄由翰林院出。

浦穎反駁最終人選要內閣來確認。

兩人爭執不下,各持一詞,國子監周祭酒等人也加入爭論。內閣一時喧囂入頂,吵鬧之聲仿佛置身東西集市。又過了半個時辰也沒個結論。

許掌司便送了茶點過來,諸位茶歇閑聊。

傅元青過去躬身和衡景說了幾句,衡景抱拳平揖,鄧譞瞧見了,揚聲問:“傅掌印和次輔說什麽?惹得次輔高興。”

衡景身為次輔,自然不愉鄧譞質問,放下茶碗,淡淡道:“也沒什麽。昨日太後召親蠶祭禮一事。各家命婦都去了,熟知了流程。不湊巧漏了我家內人與小女。昨兒晚上神宮監的高勤海特地把卷宗送來舍下。老朽自然要多謝傅掌印細心了。”

“您誇獎了。都是內監應做的本分。”傅元青客氣回禮。

不過一個小插曲,然而茶歇一過,再議此事時,衡次輔便已加入戰局,為蘇余慶說話。

局勢一度拉鋸,又攀扯起了諸多過往,新仇舊恨都湧了上來,吵鬧不休,鄧譞等人對於閭丘說:“這等小事還需要這般爭執嗎?請首輔大人定奪!”

其他人也道:“對,請首輔大人定奪。”

喝著茶的於閭丘這才緩緩睜眼,看了在座諸位,又特地瞧了眼站在角落幾乎不曾插話的傅元青。

他沉思一會兒,開口說:“自太祖以來,安排春講一期,秋講一期。其中又以春講最為隆重。三百多年來,雖對經筵講官無有落於紙面之規準,可大體上說來講官需‘問學貫通,言行端正、老成重厚、通識大體’,吏部、翰林院共同推舉,具名陳奏,報送養心殿,皇上欽定。諸員,可是此規矩?”

諸位大臣道:“便是如此。”

“既然如此,講官一職還需爭執嗎?”於閣老咳嗽了一聲,緩緩問,“自然是能者居之。”

傅元青聽到這裏,心裏暗嘆一聲。

於閭丘忽然自中庸而剛堅,勿怪乎在侯興海貪墨一案中,多有他的黨羽被查辦。如今他在朝中損失過重,更需要啟用可信之人。

如今搬出此等規矩,無人可有質疑。

看來蘇余慶走春講出任文選司郎中一事,應該只能作罷。

他想到這裏,擡頭去看浦穎,浦穎眼底也寫得明白。

可就在此時,隨眾翰林來內閣,站在最末位的蘇余慶出列,行叉手禮問於閣老:“若如此,學生任經筳講官,當之無愧。”

此言一出,眾人皆驚。

於閣老看著堂下的年輕人,眉頭終於微微皺起了:“小子何出此言。”

蘇余慶規規矩矩說:“學生不才,可所述所著,也算是學問貫通,通識大體。學生已備好講義,可與閣老及諸位大人審閱。”

他說著竟真的從身側背著的布包裏拿出了十幾分講義,一一發放。

他所注內容,引自《通鑒綱目》,又博古論今,引經據典,所書所寫雖然樸實無華,可句句切中命要,精辟流暢,振聾發聵。

鄧譞看完,把講義扔在案上,鐵青著臉冷笑:“一篇講義,翰林院人人能寫。又憑什麽當講師?!”

蘇余慶回道:“因陛下欽定。”

“什麽?”

“你說什麽?!”

堂內眾人都吃驚了。

“陛下聽了學生的課。”蘇余慶說,“又看了學生寫的講義。陛下同學生親口說:春講時,一定要讓翰林院選你做經筳講官。朕想請朝廷諸位聽你講演。”

*

講官之爭,便如此措不及防的結束。

經筳講官的替換人選非蘇余慶莫屬。不止如此,按照陛下對他的青睞程度,未來文選司郎中一職也不難猜測花落誰家。

諸位散去時,興許是因為宮門即將落鎖,臉色倉皇走得匆忙。

蘇余慶將講義收回放入布包中,背上要走,就聽見有人叫他。

“蘇大人留步。”

他回頭去看,傅元青和浦穎正從後迎上。

“浦大人,傅掌印。”蘇余慶行禮。

傅元青問他:“我知大人平日都在內書堂講課,陛下事務繁多,不知道陛下是何時聽了大人的課?還請大人賜教。”

蘇余慶客氣的笑了笑:“今日上午,陛下召我入養心殿,聽了半個時辰。便如此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