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雨停(二更合一)(第2/3頁)

可是很快就有人反應了過來。

學生們隱隱躁動了起來,如浪潮般開始往馬車的位置擁擠過去。

是奸宦傅元青!

有人在人群中低聲傳播。

但是沒有人敢真的開口辱罵。

傅元坐著象征帝王的車輦而來,便是身負皇命,此時開口羞辱的就是君父。更何況,魏飛龍帶隊的百人錦衣衛已經手握腰間佩刀,眼露寒光,若有人敢妄動便要斬於此處。

大都督府的家丁們牢牢橫著長棍,把人潮阻攔在外。

可無數鄙夷與憤怒的視線是阻攔不住的。

鷹瞵鶚視中,傅元青走完了這十丈道路。他受過的太多,文人筆如刀,相比而言,這並不算什麽。

他在陳景的攙扶下入了浦府大門,披麻戴孝的浦柱國帶著浦穎等人已經在門口恭候,見他入內,便要大禮參拜叩謝皇恩,屈膝的那一刻,便被傅元青攙扶了手腕。

“柱國大人斬衰服在身,免禮。”傅元青道,“傅元青替陛下前來吊唁,柱國大人心意定會轉呈聖上。”

浦柱國起身,恭敬客氣道:“多謝傅掌印。”

“還請柱國大人引路。”傅元青又道,“至浦先生靈堂,以寄托陛下哀思。”

“是,請這邊來。”浦柱國說。

浦府裏的陳設與十三年前似乎沒有太多的改動,只是浸染了歲月的痕跡。同樣有了歲月痕跡的,還有浦柱國及其家人。

*

他小時頑劣,父親傅瑋聽說浦夫子善育人,便托楊淩雪之父楊繼盛的關系,帶了束脩前來拜會,是浦柱國接待。

那會兒的浦柱國還年輕,未曾致仕,笑著迎他們入內。

父親說:“小子頑劣,恐浦夫子不收。”

浦柱國笑道:“我家小子年幼時也這般,後來讀了書,便好一些了。瞧你家小公子長得機靈可愛,家父一定喜愛。傅大人不嫌棄,便放在家父處好了。”

然後浦柱國蹲下摸摸他的頭,問他:“介紹個大哥哥給你認識好不好?也好有個玩伴。”

他記得自己點了點頭。

浦柱國便對著他身後道:“浦穎,快來,我給你認了個弟弟。”

他回頭去看,浦穎剛去打了麻雀回來,手裏提著幾只,笑著問他:“要不要一起烤麻雀吃。”

*

浦夫子的靈堂設在正堂,棺槨層層疊疊覆蓋,上又蓋了各類經緯,他是見不到老師面容的。

傅元青站在棺槨前,接過浦柱國遞來的三炷香,微微躬身行禮上香。

然而也止於此。

他是宮中人,替皇帝前來吊唁,躬身上香已是最重的大禮。

行禮後,主人移位,浦家人皆跪地叩謝隆恩。密密麻麻地從正堂跪至外間。

傅元青心頭有些茫然,擡頭看天井,飄散的小雨也似乎茫然。

繁瑣的禮儀終於結束,傅元青被請入一間雅閣內,呆坐著。

陳景在他身邊陪伴,過了一會兒,便有仆役奉茶,陳景接過來試了溫度,遞至他的手邊:“老祖宗,節哀。”

傅元青這才回神,笑了一聲:“我是宮中人,今日吊唁所寄托的乃是皇帝的哀思……”

並非傅元青的。

他後半句沒有說出來,可陳景似乎懂他,道:“浦夫子在天有靈,會明白您的苦衷。”

天終於快要亮了。

一聲嗩呐聲起,便到了要出殯的時辰。

外面頓時嚎哭聲響成一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莫不悲戚。按照喪禮規矩,在家裏唱喪後便要起棺而出。若過了時辰便是對先人的不敬。

可哭喪之聲起後,又暗了下去。

接連兩次,並未起棺。

傅元青已覺有異,站起來推門而出,正好浦穎正要入內。

“怎麽了?”傅元青問。

浦穎哭的眼眶紅腫,哽噎道:“起棺前應摔盆送行。我父摔盆,盆不碎。我復摔之,盆不碎。”

孝子摔盆,三摔而送。

出殯時,長子摔盆,以寄哀思。

盆碎,則棺起。

長子摔盆,盆不碎,則長孫摔之。

二摔而盆不碎,則定是有什麽未完之事,去世之人不曾瞑目。

此時,為了避開忌諱,便會找一奴仆摔盆強行起棺,未來便是有什麽災禍降下,也是降到奴仆身上,不會殃及後人。

浦穎淚流滿面,聲音沙啞:“蘭芝,家翁不肯走啊!家翁不肯走!如今時辰已到,只能三摔而送之。我心抱愧!”

一聲“蘭芝”喚得傅元青渾身一顫。

他緩緩開口:“我去吧。”

“你、你說什麽?”浦穎哭得昏天暗地,還沒明白他的意思,過了好一會兒才吃驚拒絕。

“你、你皇命在身,不可如此。”浦穎道,“不可不可。我已去尋舍內願意的仆從了。”

“陛下的吊唁我已代辦,浦家人也回禮。如今沒有皇命在身了。”

陳景皺眉:“老祖宗,不可!三摔孝盆本就是極不祥之事。就算是奴仆也要重金供奉才可以彌補。您千金之軀,不可去做摔盆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