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白露之變(第3/6頁)

畢竟,他只是個奴才。

“殿下立刻取了太子殿下印符,去找汪良臣,他是侍衛親軍威武軍統領,要他調兵包圍大汗寢宮,就說安西王要謀反,逼迫大汗,然後先控制安西王!”王四郎跪下來,“奴才只能出這個主意,到底怎麽辦,就看殿下了!”

王四郎不願意插手太深,只願意出個主意,大事還是要鐵木耳來幹。要是他插手太深,就算政變成功了,他也會受到鐵木耳的忌諱,估計將來也沒好下場。

伴君如伴虎啊。

王四郎這樣的人,最會混官場,是個政客的料子,他就算獻策政變,也會給自己留條後路。

什麽?

鐵木耳身子一震,兵圍寢宮?這能行嗎?汪良臣雖然是太子一系,可眼下還會聽太子府的令?

“王先生,這,這能行?”鐵木耳雖然也是野心勃勃,膽子也不小,可他不認為這招能成功。

大汗還沒駕崩,就算汪良臣的兵圍了寢宮,只要大汗一句話,汪良臣怕是就會束手就擒。

再說,楓丹白露宮的侍衛親軍,可不止汪良臣的三千兵馬,還有蒙古軍,色目軍,更有怯薛侍衛啊。

“殿下,來不及了。只能這麽幹了。汪良臣多半會聽令,要是安西王繼位,汪家也會靠邊站,不會再有如今的富貴權勢。而且,汪良臣的兵離大汗寢宮只有一裏路,而這個行宮,也不像中原皇宮那樣宮門重重,更容易得手。”

“行宮裏面沒有宮門宮墻,只要先發制人,搶在其他兵馬之前沖入大汗寢宮,拿下安西王,就萬事大吉了。大汗大限將至,到時也只能順水推舟了。”

“奴才只能獻策而已,大事當然是殿下決斷,也是殿下親為,奴才除了幫殿下出謀劃策,還能做什麽呢?”

“殿下最多只有兩刻鐘的功夫,再遲就是我為魚肉,人為刀俎啊。伏請殿下明斷!”

闊闊真厲聲道:“我的兒子鐵木耳啊,我寧願因為失敗而死,而不願意屈辱的死在安西王手裏!他父親當年和你阿布爭奪儲位失敗,他是不會放過我們的!”

“反正都是一個死字!幹了!”鐵木耳惡狠狠地說道,“大不了我們一家隨阿布一起死!”

鐵木耳也不廢話,當即取了太子印符,帶著親兵,奔向不遠處的汪良臣大營。

楓丹白露宮是個西方行宮,不像東方皇宮那樣宮門重重,戒備森嚴,這也為鐵木耳增添了不少信心。

要是在大都皇宮,如此簡單粗暴的政變想都不要想。幾道宮門就能將政變兵馬擋在外面。

作為護衛忽必烈的禦前侍衛親軍,漢軍只有數千人,而統領就是汪清臣的哥哥汪良臣。

作為禦前侍衛親軍統領之一,汪良臣不會因為忽必烈病危就離開大營,他需要牢牢看住兵馬,戒備行宮。

所以,他不在忽必烈寢宮。

鐵木耳拿著太子的印符,徑直來到汪良臣大帳,直接說道:“汪將軍,我以我阿布的名義,令你率兵包圍大汗寢宮護駕,安西王正在逼迫大汗立他為皇太孫!”

什麽?!

汪良臣不敢相信的看著鐵木耳,一臉不可思議的神色。

他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幹巴巴地說道:“殿下說笑了,說笑了。”

“六哥!”一個士子模樣的人和王四郎匆匆而來,“不要再猶豫了,快點動手吧!”

來人正是汪清臣,他一直在軍中。

“老七!你瘋了麽!你知道你在說什麽?咹?你要讓汪家萬劫不復麽?”汪良臣憤怒的看著汪清臣,想不到七弟竟然卷了進去。

“汪將軍,此事勝算很大!”王四郎狠狠說道,“汪將軍是不是很驚訝?所有人都以為太子病重不起,安西王和安北王又都在大汗禦前,所有沒有人會想到,還有這一出!”

“這就是出其不意!我們已經勝了三成!”

“大汗彌留在即,已經在擬定遺詔,滿朝大臣都在大汗寢宮,所有人都巴巴的等著遺詔公布,誰能想到外面的事?這又勝了三成,這叫攻其不備!”

“寢宮周圍的兵馬,不相統屬,其他兵馬沒有大汗旨意,也難以調動。我們就可先發制人。等拿下寢宮,其他兵馬打過來也遲了。而且這行宮沒有宮門城墻,兵馬可以直接開到大汗寢宮,直接進入拿下安西王,清君側護駕啊。”

“如此一來,我們起碼有九成把握!只要先進入大汗寢宮,控制百官和安西王,就大勢已定,就是大汗,也只能順水推舟了。”

“還有,朝中大臣,大多數都是支持太子的。他們到時也不會反對,甚至巴不得如此。”

王四郎一番話,說的汪良臣心驚肉跳,但又有些興奮起來。

其實他也明白,作為太子黨,要是安西王繼位了,汪家的兵權也很難保全,最多也就是做個富家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