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白露之變(第2/6頁)

而滿朝文武,像王四郎這般猜測的人,還真不多。但大多數人都知道,大汗應該會下詔立皇太孫了。

大汗喜愛太子。如今眼看太子病情難挽,甚至可能死在大汗前面,大汗怎麽會忍心皇位落在太子之外的他系?

太子的三個嫡子都已經成年,擇優立下皇太孫,難道不是最好的選擇麽?

王四郎還真猜對了。

忽必烈經過痛苦的權衡之後,決定為了大元社稷,為了黃金家族的穩定,立安西王阿難答為皇太孫。

諸王當中,安西王勢力最大,軍功最大,兵權最重,威望最高,年紀也最適合,還獲得了某某教的鼎力支持。安西王繼位,能夠迅速穩定局勢,渡過難關。

可真金的兒子們……

一是太年輕,二是因為這些年一直在京城,都沒有戰陣經驗,在軍中也沒有勢力,威望和資歷都差了太多。真金的兒子繼位,根本壓不住安西王的勢力,大元就危險了。一旦內鬥起來,白皮色目們再趁機造反,那可怎麽辦?

忽必烈看著跪了滿滿一地的王公大臣,眼前一陣陣發黑,只覺得自己的生氣在飛快的流逝。

他萬萬想不到,太子在這個節骨眼上也突然病危,而且竟是病重不醒。太醫密報他,太子已經要不行了,也就是這兩天的功夫。

真金啊真金,你就不能,等朕死了幾年之後,做幾年皇帝再病倒麽?為何非要和你的父皇趕在一塊?

如今可怎麽著?你讓朕怎麽辦?

為了大元,朕只能對不起你了。是你福薄啊,不要怪朕,回長生天的路上,你不要怪朕啊。

忽必烈古井般的目中,慢慢留下一行濁淚,他努力張了張嘴,卻感覺發不出聲音。

但他心中明鏡也似,亮堂的很。他很清楚,王公大臣們,正在等著自己的遺詔,安排後事。

過了一會兒,忽必烈不知為何,突然覺得身上有了力氣,就連臉色,也紅潤起來。

渾身有些飄飄的,猶如踩在雲端,又有些暖洋洋的,似乎在冬日曬著太陽。

“擬詔。”忽必烈緩緩開口說了兩個字,聲音竟然再次清朗起來。

數百人一起擡頭,看向忽必烈,很多人臉上都露出哀戚之色。

……

王四郎沖出忽必烈的寢殿,直奔太子真金的寢殿。

太子寢宮非常冷清。由於忽必烈也病危,所以大臣們都去了忽必烈寢宮。就連真金的兒子們,也必須要去忽必烈的寢宮。

因為忽必烈是君。君在父前。

只有第三子鐵木耳,為了孝道禮儀,才能留在真金太子的病榻前。

此刻的真金太子,也面如金紙的躺在那裏,奄奄一息,已經口不能言。太子妃和鐵木耳等人都是神色慘然,面有淚痕。

“殿下!”王四郎沖進來,頓時讓太子妃和鐵木耳等人驚愕不已。

王四郎雖然和太子親厚,可是按照規矩,此時應該在大汗的寢殿啊。他是漢臣之首,中書右丞,是數得著的重臣,怎麽會來這裏?

但是,太子真金也聽不到他的話了。

王四郎根本來不及磕頭,就對鐵木耳說道:“殿下,事急矣!大汗已經下令頒布擬定遺詔,極可能立安西王為皇太孫了!”

什麽!

鐵木耳愕然失聲,驚道:“你說什麽!我阿布才是太子!阿布還在世,額布格阿布(祖父)為何要這麽做?”

他倒是不覺得王四郎是在說謊,因為這等大事,怎麽能說謊?對於王四郎,太子府還是很信任的,王四郎一直就是阿布的親信漢臣。

王四郎的為人,也不會在這個緊要關頭無事找事。

“殿下,太子妃大人!”王四郎也沒時間啰嗦了,“等到大汗的遺詔一公布天下,安西王很快就要繼位,他是絕對不會放過太子府的!”

太子妃闊闊真立刻哭罵起來:“真金啊,你這個沒用的人啊,你看看吧,你還沒有死去,可是你的父汗,要把汗位傳給安西王了,我們都要死了!”

安西王本來就和太子府不太和睦。上一代安西王,還是真金的奪嫡對手。太子要是繼位,還能壓得住安西王。可要是安西王繼位,太子府是不可能幸免的。

以安西王的為人,太子府的幾個皇孫是活不了的。因為他們對安西王的皇位威脅太大,真金可是做了二十年太子啊。

這個道理,身為婦人的闊闊真都知道,別說鐵木耳了。

“王先生!”鐵木耳一把抓住王四郎的手,“你說怎麽辦!堂兄要是繼位,一定會殺了我們!”

情急之下,就像溺水之人抓住了稻草,他都稱先生而不名了。

王四郎咬牙道:“還能怎麽辦!殿下,眼下只有拼死一搏!”他肯定大汗會立安西王為皇太孫,根本不能抱著僥幸之心。要是安西王繼位,太子的幾個兒子固然沒有好下場,而他王四郎的下場,只怕更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