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陛下,不愧是真道天子!(第4/4頁)

“第二路,從關隴道過街亭,入祁山收復隴東,一路收復隴西。”

“陛下祖籍隴西,最好是親自率軍光復祖地。另遣二將,收復陜北和河套,隴東。”

李洛點頭稱善,文天祥的話說到他心裏去了。當真是英雄所在略同。

“文先生所言極是。朕本來想請文先生北征,收復陜北和河套。可是如今今日入冬,北地已經飛雪連天,文先生是南人,朕不忍心你受風雪之苦。”

文天祥聞言很是感動,拱手說道:“謝陛下體恤,臣銘感五內。不過陛下放心,臣年剛五十,筋骨自幼打熬的還不錯,無災無病,不畏北風風雪。再則,畏苦寒而不勞王事,臣不取也。”

李洛想了想,“那就辛苦先生了。朕準備給你六萬兵馬,夠不夠?”

“敢問陛下,不知陜北和河套敵情如何?”文天祥沒有馬上回答夠不夠,而是問到敵情,顯示出穩重的做派。

李洛笑道:“陜北有元軍三萬余人,多是漢奸軍,騎兵不過數千人。黃河之南有元軍兩萬余,黃河之北長城之南,有一萬多騎兵。”

文天祥明白了,“元軍兵力並不多,五萬兵馬足夠用了。不過還要占領地方控制關河,六萬也不多。那麽隴東呢?陛下打算派誰去?”

“讓蕭北去。”李洛不假思索,“隴東不是遷移了不少契丹移民麽?他會說契丹語,讓他去招募一批契丹騎兵,估摸一萬騎兵還是能招募的。隴東元軍也不多,給他五萬兵馬足夠了。”

“隴西,朕自將五萬兵馬去。那裏曾是金國隴西右節度使轄地,有不少女真遺民,也可招募為騎兵。嗯,更重要的是,朕還要回隴西狄道祭祖。”

文天祥道:“軍情緊急,為防元廷援軍趕到,臣三日後就點兵出發。”

“好!那就冬月初十,三路齊發!”李洛立刻做了決定。

三路出兵十幾萬的大事,君臣二人數語之間,就敲定下來。

“陛下,臣這次來關中,除了帶來十萬俘虜,還帶來了張志純。皇後陛下說此人乃是建築大師,修了南天門和泰山道宮的,應該能勝任宮建大臣之職。”文天祥想起一個重要的事。

對!就是張志純!李洛一聽就想起來是誰了。

古代十大建築大師之一的張志純。

此人,應該行!

“此人何處?”李洛問道。

“回陛下,就在行宮外等候傳見到。”

“楊栝!”李洛喊道,“傳張志純道長。”

“諾!”

沒過多久,一個面色黧黑,年約五旬的高大道人進入迎天閣。他見到李洛,立刻稽首行禮,很恭敬地說道:“貧道張志純,拜見大唐皇帝陛下!無量天尊!”

他目光炯炯,闊口獅鼻,胡須卷須。雖然身穿道袍,卻不像是個道人。

李洛笑道:“張道長免禮,請看座吧。”

“謝陛下。”張志純不卑不亢的道謝,不失禮節的正坐在蒲團上。

“道長且看,此圖如何?”李洛取出那張長安城的設計圖,遞給張志純。

張志純看了圖紙,臉上露出微微激動的神色,看了半晌之後,方才稽首下拜,“陛下學究天人,思慮高遠,當真玄妙難言,深得道教精髓,不愧是真道天子。”

他來關中前,和張三豐有過深談。張三豐誇贊李洛是真道天子,他此時是真正感受到了。

這圖紙上所說的,皇後曾經給他看過。原本他還以為是某個才智之士所獻的妙策,如今看來,竟然是皇帝皇後自己琢磨出來的。

這不得不讓張志純敬服不已。

這位貴人能做皇帝,和大元分庭抗禮,絕對不是僥幸啊。不愧是真道天子。

李洛問道:“張道人以為,可行否?”

張志純毫不猶豫的點頭,“完全可行。只是,用工之巨大,開支之浩繁,恐怕超過隋營大興,元建大都!”

李洛笑道:“無妨。朕有三十萬戰俘,大可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