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陛下,不愧是真道天子!(第3/4頁)

就算粉末的工藝能符合要求,你需要多少人手幹這事?那你燒出來的東西成本有多嚇人?

那麽用原始水泥呢?

也不行。

原始水泥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水泥,效果還比不上糯米水加石灰。

李洛收回思緒,在紙上寫寫畫畫,才算完成底稿。

可是這男人很快就犯難了。

找哪個大建築師來主持?

劉秉忠?早死了啊。

還有誰能?

李洛依稀記得,元初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古代建築大師,似乎姓張,可是想不起來是誰了。

此事,只能交給特察局了。李洛不知道的是,大建築師張志純,已經被特察局“請”來了,正在來關中的路上。

李洛滿意的收起圖紙,目光憧憬,似乎看到一座美輪美奐,充滿華夏古典之美的偉大城市,拔地而起。

那是比前唐長安,洛陽更輝煌,更文明的天之城!

成為絲綢之路東端無與倫比的明珠。

男人有些激動,他決定,等到長安城修好,他一定要站在宮中最高,也是全城最高的瞭望台上,點燃一支香煙,一邊抽一邊俯瞰關中大地?

是不是拉風到天際?

“陛下,娘娘有密信送到。”楊栝的聲音打斷李洛的思緒。

李洛精神一振,“呈上來。”

楊栝呈上一份有密封的書信,又恭恭敬敬的退下。

李洛用裁紙刀打開封信,拿起信看起來。

“洛,見信如面。我和孩子們都很好,朝廷一切正常,秋稅收糧一千八百萬石,商稅八百七十萬元,國營專賣收入四百三十萬元……”

“關中冷不冷?幹燥嗎?注意身體,孩子們都很想你,我也想你……”

“義父說,從北山和隴山砍樹,順涇水和渭水飄流到長安,會省很多人力,還有……這些建議都很好,可以采用……”

“文先生快到關中了,還有十萬俘虜,我還給你送來一個人……”

“還要告訴你,你又被群臣加尊號了,開天立極啊!開心吧?等到拿下整個陜西,你要快點回來,我希望你回來再生……”

“寧。二年十月十八。勿念。”

李洛笑盈盈的收了信,自言自語地說道:“還賣關子,送來了誰?”

至於義父提到的法子,李洛也覺得很有道理。

唐朝修建皇宮,需要從外地調運木料,去南方伐木者,“操斧斤萬人”。

可李洛修建皇宮,卻不用在去南方伐木。

為何?

因為唐初,關中周圍各山脈,已經沒有多少大料了。關中歷經西魏,北周,隋朝三代大興土木,廣營宮室,不到百年就將關中的大樹砍光了。

可是現在,關中幾百年沒有再修建皇宮。秦嶺、北山、隴山等地,數百年的參天大樹比比皆是,省去了李洛很多功夫。

不過,陜西沒有金絲楠木。而金絲楠木是最好的梁柱之材。其他木料,可用陜西木材,可梁柱,最好用金絲楠木。

而最好的金絲楠木,是在四川。可在四川砍伐金絲楠木,用船通過嘉陵江,並不怎麽費事。

而現在的金絲楠木存量,還很多。數量和尺寸是完全有保證的。

接著,李洛也提筆給崔秀寧回信:

“寧,見信如面。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是耶非耶,宛如夢中也。征人不歸,奈關山何。高樓倚望,伊人彼方……李樹秀兮花飛,洛水寧兮清揚……洛,二年十月二十七,驪山華清宮。”

李洛寫完信,親手密封了,令人送回江陵行在。

……

“臣,文天祥,拜見陛下!”

冬月初七,文天祥親率十萬大軍,十萬俘虜來到關中,道華清宮拜見李洛。

“哈哈哈,文先生,朕真等著你的兵馬,攻打隴西隴東和河套呢!你來的正好!”李洛見到文天祥很是高興,“文先生辛苦了。你在中原打的很好,牽制了關東元軍,朕很滿意。”

李洛親自扶起文天祥,吩咐給文天祥上茶。

文天祥比之前瘦了不少,他露出一絲苦笑,“陛下過譽了,臣慚愧之極。這次北伐中原,臣未得寸土,一仗未打,卻折損了數千兵馬,耗費了百萬錢糧。”

“這已經是大功一件了。”李洛對文天祥的謙虛不以為然。“文先生在中原一仗未打,這次來關中,是真的要打仗了。”

文天祥道:“陛下是想先陜北和打河套,還是想打隴西?”

李洛請文天祥坐下來,“文先生的意思呢?”

文天祥說道:“河套和陰山都在元廷手裏,可是隔了黃河和長城,元廷騎兵一時半會很難南下。而西北的元軍,被關山阻隔,一時也難以進入陜西。不過,我們也不能再拖了。”

“臣以為,應該兵分三路,一路北上陜西,過黃河抵達長城,趁虛拿下河套,可得戰馬和黨項騎兵。尤其故西夏銀州夏州,據說黨項移民仍然不少,延安漢人,也善騎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