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出遊·布線(第3/7頁)

最後飲過平明院小廚房送來的紫蘇葉湯兒,用蘇葉再洗過一次手,這偶然起意擺的家宴才興盡了。

因議定了明日就去杜雲安家的莊子上遊玩,諸姊妹興致極好,問她有什麽新鮮頑的。

雲安笑道:“別院裏有極好的秋海棠和玉簪花,外面的田地上有活水窪子,有挖的荷塘,小山坡上還有石榴林和竹林……精致雅巧處是萬萬比不上這裏的花園景物的,只不過地方大些兒,亦有點子野趣。”

寶釵笑道:“清幽自然的方好。”

還是她懂得多些,因奇道:“你方才說活水窪子,難道這螃蟹真是你家莊上自產的嗎?”

這些女孩子都是深閨小姐,都不懂這些,就是迎春和黛玉,她二人每讀邸報和些雜書,其間也不乏兩本農書,卻也不知道這螃蟹怎麽養出來的。

因此大家都問這裏面有什麽說頭。

寶釵笑道:“我也是聽說的,我家有個夥計在勝芳有幾畝田地,正產螃蟹,京中謂之勝芳蟹——這螃蟹卻不是本地河裏生的,而是當地的田地通著西澱水,這白洋澱又通著津海河,是海裏的螃蟹溯遊回的。夏末初秋,那西澱裏的水變少了,就有許多螃蟹爬出來到他們的高粱地裏吃高粱,過一旬日,螃蟹肥了便捉蟹為生。”

其實此時南北的螃蟹都不是人工養的,往往是湖河裏野產的。杜雲安家的莊子聽聞在西山附近,那裏哪兒來的產螃蟹的湖泊河流,都是山泉一類的泉眼溪流。

是以寶釵才吃驚呢,她本以為是杜家從別處買來的,不過是莊子送進來,便借個名頭。

杜雲安笑笑,她上輩子曾在盤錦出差半年,後來連出差的公事都忘得七七八八,卻仍深深記得當地盤錦蟹和盤錦大米。盤錦蟹雖是借渤海使螃蟹“海水中生、淡水裏長”,但其實養殖規模擴大後,附近的地方開始稻田養蟹,杜雲安租住的那戶老鄉便是當地稻田養蟹的好手,老鄉志向遠大,最愛跟人嘮“蟹經”——杜雲安為著他家做飯的好手藝,在他一家子兒女孫子耳朵都生繭子的情況下,不得不接棒做聆聽乖孫女狀,才學了一肚子理論。

其實寶釵的這話是一知半解,她家莊子上的螃蟹不是生在那處活水的水窪子裏,而是在水稻田裏,杜雲安牢記老鄉說的水稻行距要大,蟹苗要稀,早放精養,梗上種豆……才能蟹肥稻壯。許是因那處莊子兩面有山,氣候條件實在不錯,今年鬧著頑似的只試了十畝地,就得了這樣的收獲,把杜仲也驚著了。

幸好當初別院附近的莊田都是買的家下人打理的,若不然得引的不少注意。因那不僅總得了估算得有兩百多斤的螃蟹,連水稻也並未因種得稀而減產,甚至居然跟上田相當,畝產約有二百多斤稻谷,連田埂上的黃豆每畝也收了二十斤上下。杜仲宋辰因此商量一番,今後杜家的莊子都只用兩家買來的人口,才好任雲安施為,而本莊原有的佃戶都遷到相鄰宋辰和陳師傅的莊上去。

因杜雲安那些個生財的想頭,所有的佃戶都額外有筆不錯的進項,況且東家仁慈,在直隸佃戶交租多比其他各省高的情形下,也只按皇朝早年時興的五成計算,而且佃契上也並無“不拘豐歉”的苛刻條款——因此三個莊子上的佃戶對這番變動並無不滿。更多壯勞力不豐的佃農家體會到精細侍弄田地及從山林野地裏采摘加工的好處,亦有主動來改佃契要租小些兒的土地的。

“是莊子上產的,只是大小參差,遠不及勝芳蟹。”雲安笑道。本也就是挑了肥的最好的送來的。

“因這股活水,又挖出個荷塘來,也種了些菱角雞頭,只是長得不好。”

眾姊妹都笑:“吃了你家莊子的甜瓜西瓜,還有那麽大的石榴,只料想不到原來那裏也有養不好的東西。”

寶釵因問:“那裏物產都比別處早熟些兒,你可知是什麽緣故?”

雲安搖頭笑道:“我其實自己都沒去過。只是聽我哥哥說莊上有位極通農事的老人家,原是因黃河水患逃難來的,我哥哥見他捏一把土就知道肥薄適種,就將莊上的農事給他管,這位老人家因此很感激,便用各樣的方法來侍弄田地莊稼。”這深藏功與名的老農就是她自己了,不過這種瓜果能早些時候成熟一是賴她肚子裏的那點先進見識,二則是因這莊子地勢好氣候好。莊上自家的莊丁的確是從官牙人那裏買下的難民,這些人背井離鄉不熟悉本地情況,杜仲師兄弟挑人也謹慎,待之又厚道,所以並不會亂說。

“你們都成論農經的‘司事大人了’!”惜春笑道:“安姐姐,你說說有什麽好頑的?”惜春愛畫,府裏景色再好也是人工雕琢,不如自然的靈氣,更能撥動畫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