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第3/6頁)

蔡瑁緊張思索著其中的意味。

黃月英輕柔道:“姨丈憂懼朝廷兵力,其實朝廷又如何不畏懼姨丈在荊州的勢力?若皇帝一切任由姨丈,他又如何能夠安心?所以比起姨丈,皇帝更願意用年輕些的、根基淺些的人。這些人當中,若是孔明當其時,至少是我們中的人。如此皇帝安心,我們家族也不失勢,等到局勢穩固之後,孔明又如何能不照拂他的妻族?只要姨丈今日肯助一臂之力,侄女與夫君畢生都會感激的。”

這話已經說得很明白了。

雖然蔡瑁與皇帝,雙方都在以武力恐嚇對方,但誰都不想真的動用武力,只是為了防止對方動武罷了。這等情況下,又都信不過對方,所以尋了一個平衡點,那就是諸葛亮。朝廷與蔡瑁都讓渡一部分權力到諸葛亮身上,如今皇帝已經是表態了,就看蔡瑁願不願意也點頭。

這個解決方案要成形,那必然是雙方都把諸葛亮看作自己人,或者說都有信心在關鍵時刻諸葛亮會站到自己這一邊。

皇帝怎麽想的暫且不論,至少在蔡瑁看來,親族的關系還是可靠的。

況且在此之外,他並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而此刻黃月英坐在他床邊,已經是在懇請了,只要他一點頭,那就有了諸葛亮的青雲路,憑這一點,這對夫妻畢生都要感激他。而且他的獨子尚且年幼,況且因為是獨子,養得有些天真,怕是不適合在權力場上摸爬滾打的。蔡瑁手中的權力,總有要移交那一天。若是不與朝廷合作,等到他離去那一天,老妻稚子怕是不能立足。

蔡瑁雖然明白這是自己當下最好的選擇,卻還不能盡去疑心,慢慢道:“你那夫君,一向與司馬徽那些人交好……”

當初蔡瑁輔佐劉表,司馬徽可是糊弄了劉表一通,也不願意跟隨劉表做事。

黃月英嬌羞一笑,道:“那都是侄女不懂事兒,從前年紀輕,只怕夫君出仕之後,就不得閑暇在家了。所以這才勸他與司馬徽等人來往,免得給先荊州牧征召了去。”

蔡瑁一噎,沒想到竟是這麽回事兒,雖然這原因匪夷所思,但細想也符合人情,一時倒是信了八分。

黃月英見他信了,便又笑道:“那姨丈可是許了我了。今日好好睡一覺,晚上去宮中赴宴。若是因姨丈不去,壞了我夫君的前程,我可是要往姨母跟前哭去的。到時候可有姨丈頭疼的。”她似真似假說著。

蔡瑁嘆了口氣,就坡下驢,道:“好話壞話都給你說盡了。姨丈是怕了你了。今晚少不得要強撐著走一趟。”他望著黃月英離開的背影,心想這孩子倒果真聰穎,可惜與自己兒子年歲差的大了,否則為兒子討了來,倒是一位極有能力的內助——一時間竟替兒子羨慕起那諸葛孔明來。

是夜行宮中的宴會,荊州高官雲集,不但蔡瑁到場,連他的弟弟蔡勛等人也一同來了,另有張允等人,也都說是調理了一日之後,晚上身體都恢復了。

一場盛宴,賓主盡歡,荊州的紛爭仿佛已經化解了。

臨到尾聲時,皇帝召蔡瑁上前,親自斟酒賞賜。

蔡瑁心中閃過許多念頭,低聲道:“臣身有沉疴,不可飲酒。”

劉協看著他,見他答應赴宴之後,就召集眾人齊來,便知道蔡瑁是個有魄力的人。正如當初他決心輔佐劉表之時,不遺余力,平定荊州一般。此時蔡瑁下定了決心與朝廷合作,也能召集從眾同來。但政治上做出的決定,並不意味著他本人已經沒有了疑心與猜忌——只是藏起來罷了。

劉協含笑道:“是朕疏忽了。朕還藏了一壺藥酒,是高明的醫工泡制的,飲一杯可以延年益壽。”於是就要宮人取藥酒上來,斟了一盞,親手遞給蔡瑁。

蔡瑁不好再推辭,接了酒盞,雙手疊攏,俯身飲酒,卻讓那酒水都順著手臂,浸濕了衣袖,只唇上薄薄濕了一層,卻是一滴也未入口。

蔡瑁飲盡之後,倒扣酒盞,向眾人示意,底下便有人叫好,他這才從容離開。

劉協看著蔡瑁方才站立之處,地上有一點不明顯的水漬,垂眸一笑。

不能苛求,蔡瑁能出面做一場戲給眾人看,便足夠了。

這也不能怪蔡瑁疑心,畢竟皇帝此前險些給毒酒暗害的時候,可是朝廷寫在征討袁紹檄文中的。誰能保證皇帝不會如法炮制在旁人身上呢?

諸葛亮在席間卻是談笑風生,雖然年少,但絲毫不局促,畢竟自出門見客開始,這等場面已是見慣了。

而今日赴宴的眾人,或多或少都明白,這位昔日黃家的女婿,從今往後,怕是身份不同,要飛黃騰達了,因此也都湊上前來與他說話。

諸葛亮與眾人談笑過後,已是半醉,就見這幾日服侍他的宮人上前來,借著斟酒的時機,悄悄給他塞了一張字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