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回鄉(第4/9頁)

狄仁傑的心顫了顫,袁從英平日裏略顯沉悶,很少如此剖白心意,他今天這是怎麽了?朝他看看,卻是一臉的平靜,仿佛什麽也沒有發生,什麽話也沒有說過。狄仁傑狠了狠心,話都說到這個分上了,形勢所迫,今天少不得再逼他一逼,便道:“從英,你說得也有些道理。只是以今天你我的身份,不論做任何的決定,都必須詳加斟酌。我要求致仕歸鄉這麽多年,聖上始終不準,為什麽今天突然就準了呢?這背後的原因你想過沒有?還有,起初聖上根本不允許你與我同行,是我幾番懇求之下,她才答應你隨我歸鄉三個月,還要免去一切實際職務。這又是為什麽?”

袁從英愣住了。

狄仁傑瞥了他一眼,本來也沒打算讓他回答,便繼續說下去:“我們回京已有月余,皇帝卻始終未曾親自召見過你我。這完全不符合她的個性。當今聖上的精明謹細本就世所罕見,然而最近這段時間以來,聖上疏於朝政懶問世事,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

“卑職聽說聖上近日來龍體欠安,所以無法過問朝政。”

“哼,龍體欠安!今天我見到皇帝了,她的精神好得很哪。”

“大人,您到底想說什麽?”

“別著急,來,坐下。”狄仁傑親切地拉著袁從英坐在自己身邊,突然換了個話題,“今天衛府的軍頭們拖你喝酒了?”

“是。”

“那你有沒有吃虧?”

“怎麽會!就他們幾個加起來也不是我的對手。打架打不過我,喝酒也喝不過我。”

“呵呵,不錯,不錯。呃,我怎麽聞不到酒氣?”

“大人,卑職一回來就去更了衣,才到您這裏來的。卑職怎麽能讓酒氣熏汙了您的書房。”

“咱們的袁大將軍果然精細。”

袁從英朝狄仁傑笑笑,道:“大人,您就別光顧著打趣我了。您再這麽兜圈子,我的頭都疼起來了。”

狄仁傑道:“唉,你的身體還沒有復原,本就不該喝酒,現在怎麽樣了?”

“我沒事,大人,您還是說正事吧。”

狄仁傑長籲一口氣,正色道:“從英,你我心裏都明白,皇帝疏於朝政並不是因為身體不適,而是因為她越來越沉迷於男色嬖寵而無法自拔。今歲以來,她先後授封張氏兄弟侍郎位和將軍銜,又建控鶴監,廣攬天下男色。而她這樣做,無非是對年華老去的恐慌和盛隆威嚴的眷戀。你知道嗎?作為一個與她年紀相仿的老人,有些時候,我尚可以理解她。但作為臣子,我卻無法認同她的行為,因為她並不是一個普通的老婦人,她是當今的皇帝!她的所有行為都會給朝廷,乃至整個大周帶來深遠的影響。她實在不該如此放縱自己的欲望。如今,二張拜將封卿,仗勢欺人狐假虎威,做出了許多令人齒冷的可恥行徑。更可恨的是,他們在原來就糾結不清的李唐和武周的矛盾中,又添加了一股勢力,使得局勢更加紛繁復雜,混沌不清。再加上某些想趁機獲取漁翁之利的人紛至沓來,妄圖從這攤渾水裏取到各自的利益。今天的大周形勢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兇險啊。”

“大人,那二張只不過是面首而已,難道他們會對光復李唐產生不利的影響?”

“面首又怎麽樣?史上不是沒有從面首出身,最終篡奪權位的例子。而且,正因為他們是面首,無才無德,沒有任何根基,一切榮華富貴都是蒙皇帝的恩寵,而當今的皇帝又是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所以他們才會更加焦慮、更加急迫地想要取得權力。因為他們心裏很清楚,如果不趁著皇帝還在世的時候鞏固他們的地位,那麽一旦皇帝賓天,等待他們的恐怕就是比死亡還要恐怖淒慘的命運。種種跡象都表明,最近這幾個月來,二張四處勾連,招兵買馬,加緊活動,似乎正在醞釀一個龐大的計劃。而今天發生在你我身上的事情,應該正是這變化中的一部分。”

“大人,您是說,是二張促使皇帝準您致仕歸鄉的?”

“暫時還沒有確切的證據這樣說,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皇帝終於下定決心讓我致仕,一定與最近朝廷裏這些勢力的此消彼長有著密切的關聯。過去這些年,皇帝對我不是沒有猜忌和顧慮,但是根本上她還是信任我的。這就是為什麽這麽多年來,她始終不允許我致仕。因為在她的心裏,始終還是相信我能夠為她分憂,而你又恰恰是我最得力的臂膀,故而這些年來,她對你也一直恩寵有加。當今皇帝是個十分多疑的人,最忌諱的就是大臣之間勾連朋黨,因此我行事一直十分謹慎,從不與朝中的其他重臣交行過密。但是你說說,你這個正三品大將軍,真正的朝廷重臣,這麽多年來一直陪伴在我的左右,算不算我的朋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