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刺客與政客(第2/10頁)

眼前的四個捕者,沒有參與數月前千裏追捕胡客的行動,在胡客大鬧紫禁城之前,他們已經接受索克魯的指令,踏上了遠赴東京的路途。所以四個捕者從始至終沒有和胡客照過面。這是他們和胡客的第一次交手,當然也是最後一次。

當初在紫禁城的西華門,數十個捕者圍追堵截,外加副總捕頭白孜墨親自坐鎮,也沒能攔住胡客,這區區四個捕者,就更加不是對手了。

在四個捕者相繼倒下後,聶承賢不得不親自上陣。他取出了一對鐵甲鉤,將鐵環套在了雙手手腕上,掌心緊緊地握住了護手。他的雙手用力一分,左劃右割,對準胡客的左胸和右肋,分而擊之。

鐵甲鉤是日本江戶時代湧現出來的、由忍者和一些特殊浪人所持有的稀有兵器,一旦套在手上,三條鉤爪便從指縫間伸出,隨手而動,可攻可守,操作難度大,但使用起來威力很強。

聶承賢長期居於日本,客居他鄉移風易俗,漸漸接受並使用起了一些日本本土的兵器。這對鐵甲鉤,是他尋日本匠人量身打造的。憑借這對鐵甲鉤,他替洪門辦了不少棘手的任務,因此闖出了不小的名堂,晉升為洪門在東京的“老馬”。

聶承賢出手不凡,鐵甲鉤所到之處,伴隨著刺耳的刮擦聲,座椅和車壁上留下了三道又三道的刮痕,只是一直沒能傷到胡客。十幾個回合後,攻守開始轉換,胡客逐漸顯現出了無可匹敵的氣勢。聶承賢被迫死守,一步步後退,一直退到車門處。清脆的金屬撞擊聲響起,聶承賢左手鐵甲鉤的三根鉤爪,從根部被一齊削斷。他急忙舉起右手鐵甲鉤抵擋胡客的下一波攻擊。胡客不會放過任何的破綻,反復攻擊聶承賢的左側。很快,聶承賢招架不住,左手和左肩接連負傷,從車門滾落,跌倒在了街道上。

此時,其他捕者已相繼循聲趕到。胡客擔心這些捕者會翻窗而入,所以沒有對聶承賢趕盡殺絕,快步退回電車車尾,守護孫文。

一個滿臉皺紋的年老捕者扶起了聶承賢,查看了他的傷勢,說道:“不要緊,未傷筋骨,只是些皮外傷。”他將聶承賢交給一個年輕捕者照顧,向車門走去。

聶承賢的傷勢沒有大礙,示意那年輕捕者不用過來。他咬著牙道:“老捕頭,孫文左邊那個人實在厲害,你要當心。”

老捕頭點點頭,指揮剩余十個捕者將電車團團包圍起來,然後深吸了一口氣,獨自一人登上了電車。

老捕頭看了一眼過道裏的五位捕者的屍體,然後蹲下身,檢查了腳邊一具屍體喉頭的致命傷。他擡起滿是皺紋的臉來,目光落在了胡客的武器上。

“你是這柄短刃的主人?”他慢慢地站起,意味深長地問道。

胡客沒有回答,只是投以冰冷無情的目光。

老捕頭的目光又轉移到孫文的身上。他看了孫文片刻,忽然間搖起了頭,自顧自地說起了話:“想不到,想不到,想不到……”他一口氣連說了三個“想不到”,然後吩咐兩個捕者上來。

“把屍體擡下去。”老捕頭說道。

兩個捕者走向過道的屍體。胡客唯恐有詐,握有問天的右手微微前移,做好了攻擊的準備。

老捕頭將胡客的反應看在眼裏,說道:“世間的事,大可不必做得太絕。”

胡客的右手沒有縮回來,但也沒有選擇主動出擊。他任兩個捕者在眼皮底下將屍體一具具地擡了下去。

老捕頭沒有再說什麽。他意味深長地看了胡客一眼,然後轉過身去,走下了電車。

包圍電車的捕者已經蓄勢待發,只等老捕頭一聲令下,便要翻入車窗,展開圍攻。

在老捕頭從電車上退下來後,聶承賢問道:“老捕頭,現在動手嗎?”

老捕頭搖了搖頭,吐出了兩個字:“撤退。”

這兩個字讓所有捕者都愣住了。聶承賢嘴裏剛叫出“老捕頭”三字,後面的話還沒問出,就被老捕頭打斷了。

“你們不必多說,”老捕頭又看了一眼電車上的胡客,斷然說道,“全都撤退。”

眾捕者心有不甘,但不敢公然違抗老捕頭的命令,只好悻悻地撤退。那些圍觀的市民不敢阻攔這群擡著屍體、攜帶武器的人,慌忙讓開了道路。

一直到走出好幾條街、行經四下無人的僻靜街道時,老捕頭才向眾捕者做了解釋。

“我認得那把短刃,”他嘆著氣道,“那是秦革四妖刃中的問天。問天的主人,放眼天下,只有兩個人能制得住他。”

“秦革四妖刃?”眾捕者都沒聽說過這名頭,聶承賢當場便提出了疑問。

但這一次老捕頭卻沒有做任何解釋。他此刻不由回想起了這一個多月裏所發生的事,臉上浮起了一抹苦笑。

一個多月前,在得知孫文從橫濱秘密赴港的消息後,索克魯開始著手布置對孫文的又一次抓捕行動。鑒於上一回派去的捕者一去不返,索克魯對此事加大了重視程度,決定加派人手,總共挑選了十五個精幹的捕者,並且打算把這項任務交給一位經驗老到的捕頭來執行。索克魯考慮再三,最後親自去請了一位已退隱在家的老捕頭出山,由這位老捕頭帶領十五位捕者前往東京,與安插在洪門據點的捕者聶承賢接上頭,先打聽清楚孫文的具體情況,再相應地制定抓捕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