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第2/7頁)

夏天來臨前,共產黨人已經與他們的天然朋友——農業黨和農民黨——結盟,組建了社會主義聯盟(SU)。這個組織的稱呼很巧妙,使用了前蘇聯(USSR)縮寫中的兩個字母。其領導人依然是久加諾夫。

極右翼的黨派也在謀求聯合的機會,這卻遭到了日裏諾夫斯基的極力反對。“瘋子弗拉基”【1】認為,他不需要其他右翼黨派的幫助就能取得總統職位。

與法國的選舉一樣,俄羅斯的總統選舉也分為兩部分。第一輪是所有候選人互相競爭,只有第一名和第二名才有資格進入第二輪的決定性競選,得第三名就等於輸了。結果,日裏諾夫斯基得了第三名。極右翼黨派中,那些更為精明的政治思想家們對他很不滿。

十二個左右的中間黨派則結成了民主聯盟。1996年的整個春天,他們都在懷疑,鮑裏斯·葉利欽的身體狀況是否還能參加競選並贏得總統連任。

後來,歷史學家把他的下台歸咎於一個問題——車臣戰爭。

十二個月前,因為一個深山部落裏自封為王的好戰領袖堅持要脫離莫斯科、徹底獨立出來,惱羞成怒的葉利欽派遣俄羅斯陸軍和空軍,對該處發起了一場全方位的戰爭。車臣人制造的麻煩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了,他們的抗爭可以追溯到沙皇甚至更早的時代。然而,歷代沙皇的屠殺並沒有把他們消滅,即便最殘忍的約瑟夫·斯大林也沒能把他們征服。面積不大的車臣雖然多次遭到破壞,車臣人也曾多次被逐出家園並遭受屠殺,但他們幸存了下來,仍在不斷戰鬥。

調集俄羅斯武裝力量對車臣人發動全面進攻是個魯莽的決定,它未能很快取得輝煌戰果,卻是兩敗俱傷。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被徹底摧毀了,一列列火車從戰場上運回了裝有俄軍士兵遺體的屍袋,這一切都被記者們用相機和攝像機真實地記錄了下來。

雖然首府已經成為一片廢墟,但車臣人依然靠著從腐敗的俄羅斯上將們那裏買來的武器,全副武裝。他們躲進地形頗為熟悉的大山深處抵抗搜捕。當年曾試圖侵占阿富汗的那支俄軍,如今又在高加索山脈的荒山野嶺遭遇慘敗,如同發起越戰的美軍一樣狼狽不堪。

如果鮑裏斯·葉利欽是想通過發動對車臣的戰爭,來證明自己是一個傳統的俄羅斯強人,那他真是失手了。整個1995年,他無時無刻不在渴望最終能獲得勝利,結果卻一次次落空。當俄羅斯人民目睹自己年輕孩子們的屍體從高加索山區運回來時,他們對車臣產生了強烈的憤恨,對未能打贏戰爭的國家領導人也有了敵意。

經過不懈的個人努力,葉利欽在決選中重新贏得了總統寶座。不過,一年之後他就離去了。該職務落到了俄羅斯祖國黨的領袖,“專家治國”型的約瑟夫·切爾卡索夫的頭上。那時,祖國黨已經加入了浩大的民主聯盟。

切爾卡索夫似乎開局不錯。他借鑒了西方許多優越的方面,尤其是金融信用制度,以此保證俄羅斯經濟能良好發展。他接受了西方的勸告,最終與車臣達成和平協議。雖然報仇心切的俄羅斯人不願意讓車臣人就這樣逃脫懲罰,但士兵們能返回家園還是受到了廣泛的歡迎。

但是十八個月後,問題出現了,原因有兩方面:首先,俄羅斯黑手黨的劫掠變得越來越棘手,國家經濟不堪承受;其次是另一次愚蠢的軍事冒險。1997年下半年,占有俄羅斯百分之九十的財富的西伯利亞威脅說,要脫離俄羅斯。

在俄羅斯的所有省份中,西伯利亞最不安分。廣袤的西伯利亞大地上,在那些幾乎從未被開發過的永凍土層下,蘊藏著讓沙特阿拉伯也會相形見絀的豐富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此外,那裏還有黃金、鉆石、鋁土礦、錳、鎢、鎳和白金。到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期,西伯利亞依然是地球上最後的邊界。

問題始於莫斯科最初接到的報告,說是一些日本人——但主要是韓國的黑幫密使——在西伯利亞地區到處徘徊、煽動分裂。切爾卡索夫總統聽信了周圍那些阿諛奉承者的愚蠢言論,犯了他的前任在車臣問題上類似的錯誤,向東面派遣了部隊。這一舉動導致了雙重災難:一是由於戰爭進行了十二個月卻仍未取得軍事成果,他不得不達成一項妥協:準許西伯利亞人對自己土地上的財富及所獲取的收益擁有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的自治權和控制權;第二個後果則是引發了惡性通貨膨脹。

政府力圖擺脫困境。到1999年夏天,九十年代中期那種五千盧布兌換一美元的日子已經成了歷史。1997年和1998年,庫班農村黑土地上的小麥和其他作物連續兩年歉收,西伯利亞的莊稼又因為遊擊隊炸壞了鐵軌而無法運出,爛在了地裏;城市裏,面包的價格則在不斷上漲。切爾卡索夫雖然還坐在總統的位置上,但他顯然已經沒有多少實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