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滲入科威特(第6/10頁)

與白廳公務員那啰哩啰嗦、幾乎讓在場的科學家們打瞌睡的發言完全不同,中情局倫敦站站長說話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問題是,先生們,我們也許不得不向那些雜種開戰。”

辛克萊的這句開場白,進一步證明了英國人印象中美國人的說話方式——直截了當,不咬文嚼字。四位科學家聽得聚精會神。

“如果那一天到了,我們要從空中打擊開始。與英國人一樣,我們也要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所以我們要去打擊他們的步兵、大炮、坦克和飛機。我們會去瞄準他們的薩姆導彈發射基地、通訊樞紐和指揮中心。但如果薩達姆動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我們需要知道兩件事。

“第一,他擁有什麽?這樣我們就可以相應地準備防毒面具、防護服和化學解毒藥;第二,他那些東西在哪裏?這樣我們就能瞄準那些工廠和倉庫,在他沒能啟用之前把它們摧毀。所以要研究這些照片,用放大鏡去仔細觀察,尋找能說明問題的蛛絲馬跡。我們將繼續追訪為他建造這些工廠的承包商,為他設計裝備的科學家。我們能從他們那裏了解許多情況。但伊拉克人也許已經把東西轉移了。因此問題回到了在座的各位先生這裏。你們可以挽救許多生命,所以請你們盡力而為。為我們確認那些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然後我們去把它們炸得稀巴爛。”

四位科學家聽得入了神。他們有了一項任務,且他們清楚這是什麽任務。保羅爵士看上去有點吃驚。

“是的,我相信我們非常感謝辛克萊先生為我們所作的……呃……解釋。我能否建議,在奧爾德馬斯頓和波頓唐能為我們提供一些情況的時候,我們再次碰頭開會好嗎?”

走出大樓後,西蒙・巴克斯曼和特裏・馬丁在溫暖的八月陽光下步入了議會廣場。與往常一樣,廣場裏停滿了一排排旅遊大客車。他們在溫斯頓・丘吉爾的大理石雕像附近找了一把長椅。

“你聽說來自巴格達的最新消息了吧?”巴克斯曼問道。

“當然了。”

薩達姆・侯賽因剛剛提出一個條件,如果以色列從西岸撤出,敘利亞從黎巴嫩撤出,那麽他就從科威特撤出。一個聯動方案。聯合國當即予以否決。安理會的決議一個接著一個拋出來:切斷伊拉克的對外貿易、石油出口、資金流通、航空運輸。占領軍對科威特的系統性摧毀仍在繼續。

“有什麽意義嗎?”

“沒有,只不過是慣常的虛張聲勢。可以預見,是做給別人看的。當然,巴解組織倒是喜歡,但也僅限於此。這不是他的遊戲計劃。”

“他有一個遊戲計劃嗎?”巴克斯曼問,“就是有,也沒人能猜出來。美國人認為他瘋了。”

“我知道。昨晚我在電視看到布什講話了。”

“他瘋了嗎,薩達姆?”

“他像一只狐狸。”

“那麽為什麽他不在還有機會時南下進入沙特阿拉伯?美軍的集結才剛剛開始,我們也同樣。在海灣只有幾個戰鬥機中隊和幾艘航母,地面部隊尚未進去。光是空中力量尚不能擋住他。他們剛剛任命的那位美軍上將……”

“施瓦茨科普夫,”馬丁說,“諾曼・施瓦茨科普夫。”

“就是那家夥。他估計需要足足兩個月的時間,才能集結起足夠的部隊阻止伊軍並全面反攻。所以薩達姆為什麽現在不進攻?”

“因為這樣一來,他就是進攻一個與之沒有爭端的阿拉伯同胞國家。這會帶來羞恥。這會疏遠其他阿拉伯國家,是違反傳統文化的。他想統治阿拉伯世界,他希望得到擁戴,而不是謾罵。”

“可他已經侵入了科威特。”巴克斯曼指出。

“那不一樣。他可以聲稱那是為了改正帝國主義幹的不公正事情,因為科威特在歷史上是伊拉克的一部分。如同尼赫魯侵入了葡屬果阿。”

“哦,算了吧,特裏,薩達姆入侵科威特是因為他破產了。我們都這麽認為。”

“是的,那是真正的原因。但表面理由是他在收復正當的伊拉克領土。你看,這種事情到處發生。印度奪取了果阿,印度尼西亞攫取了東帝汶,阿根廷企圖謀求福克蘭群島,都聲稱是收復一塊合理的領土。這種事情在國內都是很得民心的,這你是知道的。”

“那為什麽他的阿拉伯同胞全都反對他?”

“因為他們認為他的胃口還不止於此。”馬丁說。

“而且他不能做了壞事而逃脫懲罰。他們是對的。”

“這是就美國來說,而不是阿拉伯世界。如果他要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擁戴,他必須首先羞辱美國,不是阿拉伯鄰國。你去過巴格達嗎?”

“最近沒去過。”巴克斯曼說。

“到處都是薩達姆的畫像,他被畫成是手舉利劍騎在白色戰馬上的沙漠勇士。當然,全是欺騙百姓的空頭話;那人是個街頭混混。但他就是那麽看待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