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第3/5頁)

德弗羅注意到,這個沙特人帶著巨額財富抵達阿富汗,給塔利班奉上了幾百萬美元的禮物,很快成了那裏的知名大人物。拉登帶著差不多五十名保鏢抵達阿富汗,並發現他共同戰鬥過的幾百名外國(非阿富汗)穆斯林戰士還在那裏。在巴基斯坦邊境城市白沙瓦和基達一帶流傳這樣一種說法,這位歸來者已經開始了兩項狂熱的計劃:一是在十幾個地方精心挖掘復雜的山洞;二是建造訓練營。營地不是為阿富汗軍隊建造的,而是給志願恐怖分子使用的。消息回傳到了保羅・德弗羅那裏。伊斯蘭對美國的仇恨已經找到了一個協調人。

此時發生了美軍突擊隊員在索馬裏遭到大屠殺的慘劇,這是情報不準所導致的。美國人不單低估了軍閥阿蒂德的反抗,更沒有意識到還有其他人在對美國人作戰,不是索馬裏人,而是更為老練的沙特人。一九九六年,一顆巨型炸彈摧毀了在沙特阿拉伯達蘭的科巴爾大廈,造成了十九名美國軍人死亡,其他多人受傷。

保羅・德弗羅去見局長喬治・特內特。

“讓我去反恐中心。”他要求說。

“反恐中心已經滿員了,而且他們幹得很好。”中情局局長說。

“在曼哈頓死了六個人,達蘭死了十九個。這是奧薩馬・本・拉登幹的。拉登和他的組織即使並沒實際去安放炸彈,也肯定是幕後策劃者。”

“這我們都知道,保羅。我們正在處理這事。調查局也同樣。這是不能等閑視之的。”

“喬治,調查局對本・拉登不夠了解。他們沒有阿拉伯問題專家,他們不懂心理學。他們對付歹徒很內行,但蘇伊士以東地區是月亮的陰暗面,他們恐怕從沒見過。我對這事有新的思路。”

“保羅,我要你待在中東。我需要你繼續留在那裏。約旦的國王快要死了。我們不知道誰會是他的接班人。是他的兒子阿蔔杜拉或者是他的弟弟哈桑?敘利亞的那個獨裁者也快要倒台了,誰會去接管?薩達姆一直在阻撓武器核查專家,如果他把他們趕出去怎麽辦?整個巴以沖突問題正在向南擴展。我需要你待在中東。”

德弗羅的調動在一九九八年才成為現實。八月七日,兩顆巨大的炸彈在美國駐非洲的內羅畢和達累斯薩拉姆的兩個使館外面爆炸了。

在內羅畢死了二百一十三人,另有四千七百二十二人受傷。死者中有十二個美國人。在坦桑尼亞的爆炸沒有那麽嚴重,炸死十一人,炸傷七十二人。死者中沒有美國人,但有兩個美國人受傷。

很快就證實,這兩起爆炸事件的幕後策劃者是本・拉登的組織。保羅・德弗羅把中東的事務移交給由他親自提拔起來的年輕的阿拉伯問題專家,自己轉到了反恐中心工作。

他的職務是中心副主任,但沒有替代原來的領導。這不是一項很體面的安排。他作為一名顧問遊離於情報分析的邊緣,但他很快就明白,克林頓政府只采用品德正直的人提供情報的做法是完全發瘋了。

正是這種瘋狂導致情報完全不準確,美國對非洲爆炸事件的反擊一敗塗地。美國巡航導彈摧毀了蘇丹首都喀土穆郊外的一座制藥廠,因為他們相信本・拉登是在那裏制造化學武器。結果那是一座真正的生產阿司匹林的工廠。

另外七十顆戰斧巡航導彈砸進了阿富汗,想炸死本・拉登。這些價值幾百萬美元一顆的導彈把許多大巖石炸成了小石塊,但本・拉登在這個國家的另一端。由於這些慘敗,加上德弗羅本人的不斷遊說,“遊隼計劃”才得以開始。

蘭利的中情局一般認為,一個人的計劃要得到接受、通過,他必須有幾個監督員。但“遊隼計劃”非常絕密,只有局長特內特知道德弗羅的打算。在總部之外,這位耶穌會會士不得不吐露給另一個人:白宮反恐專家理查德・克拉克,他從老布什手下開始工作並延續到克林頓手下。

克拉克在蘭利不討人喜歡,因為他慣於發表不留情面的批評,但德弗羅需要克拉克是有幾條理由的。這位白宮的工作人員將會義無反顧地同意德弗羅心裏的打算;他絕對會守口如瓶;而且他可以在白宮施加壓力幫助德弗羅得到他需要的工具。

首先,德弗羅獲準把所有“不許殺死目標”的說法扔進垃圾桶,而且如果需要,他還可以跟任何人合作,哪怕是令人惡心的惡棍。這些恩準並非來自於橢圓形辦公室[18]。從那時候起,保羅・德弗羅就在他自己的極為隱蔽的鋼絲上行走了,沒人給他提供安全網。

他獲準建立他自己的辦公室,挑選他自己的小組人員。他物色了他能夠找到的最好的員工,局長壓下了其他部門的強烈抗議。這是他第一次組建一支團隊,他要的是一個精幹的小組,每一個人都是專家。他在中情局大樓的六層得到一套三間的辦公室,透過白樺樹和柳樹面對著波托馬克河,除了冬季樹葉脫落時節,這裏都相當隱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