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第2/4頁)

“對不起,亂七八糟的。”磯部說著,把一沓厚厚的資料放在桌子上,“這就是迄今為止的數據。”

“我看看。”青江坐下來,翻開資料。

資料裏貼著幾張折疊起來的長條記錄紙,還畫著細細的波浪線。記錄紙共有五張,是包含事發地在內的五個地點,在24小時內測定的硫化氫濃度。

磯部泡了一壺茶,放在青江旁邊。“怎麽樣?”

青江一邊看記錄,一邊啜著茶。

“好像有瞬間超過0.002%的情況啊。在A點和D點。”

即便如此,這數值也並不算高。硫化氫要引發急性中毒的話,濃度至少要達到0.07%。

“是的。不過,並不是位於X點的現場。這段時間內,現場沒有一次超過0.001%。而A點和D點也只超過了一次,此後一直維持著較低的水平。超過的時間也不足三十秒,很快就又回落到安全數值以下了。”

“也就是說,只有在那一天的那個時間裏,X點的濃度偶然提升了?”

“是的,所以我們才頭大啊。雖說只要把現場劃為禁止入內區域就可以了,但其它地方又該怎麽辦呢?”磯部的眉毛皺成了個“八”字。

“從記錄上看,正月的數值出現了極低值。發生過什麽嗎?”

“啊,這是因為雪。正月下雪來著。”

“原來如此。火山氣體的噴出口被雪封住了對吧。”

青江不由得緊鎖雙眉。只能把結論推遲到雪化之後了嗎?不過,火山氣體發生區域的地熱也很高,融雪較早。考慮到滯留雪下的氣體一齊湧出的危險性,必須從現在就開始考慮對策。

“我可以再去現場看看嗎?”

“當然可以,我來帶路。”

青江再次坐上了磯部的車,趕往現場。為保險起見,他還帶上了氧氣瓶、防毒面具和便攜式濃度計。

他們把車停在登山道入口,徒步前行。入口處用繩子攔著,上面掛著禁止入內的牌子。

青江一邊看著濃度計上的數值,一邊沿著積雪覆蓋的山路前進。數值基本上都是0。鼻子吸進的空氣裏也沒有硫磺的氣味。

走了一會兒,便看見路邊放著兩個紅色圓錐體,那是用來標記通往事故現場的岔道的。積雪上還留有足跡。

青江跟著磯部走上了岔路。積雪並不深,但走起來還是很費勁。

上次來到現場的時候,他腦海中出現的第一個問題是,死者為什麽要到這種地方來?對此,死者妻子的回答是“我丈夫走錯了路”。他們想去看某個地方的瀑布,卻沒找到,做丈夫的憑著感覺踏上了這條獸徑。直到發現忘帶相機電池的時候,他們還全然不知自己徹底走錯了方向,一心以為瀑布就在前方。

在眾多不幸的偶然之下,終於發生了悲劇。

兩人很快就走到了現場。離地一米高的地方安設著一個大塑料箱,裏面放著記錄濃度的儀器。這是事故發生後設置的。

青江看看便攜式濃度計,數值還是0。

他擡起頭,環顧四周。因為雪的緣故,這裏的風景與一個月前已經截然不同。不過地形沒有改變,流經附近的小溪也沒有被雪掩埋。

沿著小溪的一帶,地形都比周圍低些。滑雪板有個項目叫雪板半管(berulla注:即U形槽),就是這種地形。所以,可能是某處產生的硫化氫被風吹到這裏,積聚起來。但問題是滯留的時間。這種地形通風性好,就算氣體會被吹過來,下一個瞬間,也肯定已經被吹跑了。

除非氣體是被輕風吹來後,風向轉變,偶然留在了這裏。接著,那個人走了過來——

“出事的時候,這一帶的天氣很穩定對吧。”

“是的,在那個季節,天氣還是比較平穩的。”磯部回答。

青江嗯了一聲,抓抓腦袋。“真難啊。”

“這是怎麽回事呢。”

“對策會議是明天上午十一點對吧。”

“是的,在集會所,打算劃定禁止入內的區域範圍……”磯部偷眼瞟了瞟青江。

在明天的會議上,青江必須作為專家代表發言。

“總之,我們先回集會所去吧。一邊確認火山氣體的產生百分比,一邊想。”

“好的。”

兩人原路返回,走到登山道上,看見前面有個人影。“咦,那會是誰呢?”磯部喃喃自語。

走進一看,原來是個年輕的女孩。身穿連帽防寒服,頭戴粉色尼龍帽。她什麽都沒做,自顧眺望著周圍的景色。

“是哪家旅館的客人吧。”青江說。

“應該是吧。——喂,姑娘!”磯部喊道。

女孩回過頭來,表情平靜,不帶一絲吃驚或畏怯。

她比青江預想的更年輕,大概只有十來歲吧,表情有點嚴肅。

“你在這裏幹什麽啊?這裏不能進的哦。不是寫著禁止入內嗎?”

女孩毫不膽怯,冷冷地打量著磯部和青江,最後將視線投向兩人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