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死亡名單(第2/3頁)

第二十個死者名叫戴軍強,男,生於1975年,生前經營著一家藥品零售連鎖企業。2009年7月,我受袁主任委托殺了他。此人素有酒後駕車的習慣,最後死於A集團安排的一場嚴重車禍。

最後三名死者,就是前面提到過的蔣越洋、曲娜和周蕓。

翻完最後一頁,我取出一張白紙,把23個死者的名字按順序記錄下來,分別是:謝博文、丁俊文、陳曦、王偉、何玉斌、趙海時、劉向東、於康、陳同敬、馬石元、楊勇、楊浩、張義軍、嚴俊卿、馮楠、李松、張晨、王天宇、楊靖國、戴軍強、蔣越洋、曲娜、周蕓。

在這份名單裏,前六個人確實都死於葉秋薇的暗示,第七個人至今還活著,而第八到第二十三個人,則全部都是我殺的。

之所以從第八頁開始就沒有再標注死亡日期,是因為這些人的死亡時間大都早於葉秋薇對劉向東的接觸時間。如果真實標注,勢必會打亂葉秋薇的講述順序。而如果虛假標注,又很可能影響我的記憶復蘇。總而言之,只有不標注死亡日期,才有可能讓我和葉秋薇的會面按照她的預想順利進行,同時對我的記憶復蘇產生幫助。

由此看來,這份死亡資料,就是葉秋薇對我進行暗示的重要道具。按照這個思路,資料是老吳托湯傑超交給我的,也就是說,老吳在幫葉秋薇對我進行暗示?可在我印象裏,老吳的作用應該是幫助A集團安排我和葉秋薇見面,從而使我接觸並除掉葉秋薇。他怎麽可能反過來和葉秋薇串通一氣呢?難不成說,葉秋薇已經投靠了A集團?可若真如此,袁主任為什麽又要派我去精神病院除掉葉秋薇呢?

思路陷入了明顯的矛盾。

我盯著23個人的名字,思維迅速發散,很快注意到另一個細節:從2003年到2011年,我一共利用暗示殺掉過二十個人,除了資料裏提到的十六個以外,還包括徐毅江、張瑞寶、陳玉龍,以及葉秋薇的丈夫秦關。

為什麽偏偏少了這四個人呢?

我很快就明白過來,對我和葉秋薇而言,這四個人有著十分特殊的意義:

首先是秦關。第二次會面時,葉秋薇就明確表示,丈夫的出事讓她傷心欲絕。再者,她的驟變是源於丈夫的身體變化,也就是說,秦關出事時,葉秋薇還不具備洞察人心、用暗示殺人的能力。所以,秦關不可能是葉秋薇殺的,如果他的名字赫然出現在死亡資料裏,自然會引起我對葉秋薇的懷疑。

其次是徐毅江。第六次會面時,葉秋薇就提到了徐毅江的死,而且明確表示,徐不是她殺的。所以,如果徐毅江的名字出現在死亡資料裏,就和葉秋薇的說法自相矛盾,同樣會引起我對她的懷疑。

同理,張瑞寶的死和徐毅江的死其實是一件事,所以他的名字也不可能出現在死亡資料裏。

最後是陳玉龍。這個容易解釋,我和陳玉龍曾有過不淺的交情,如果他的名字出現在死亡資料中,一來,有可能影響我的情緒,二來,也容易讓我懷疑自己是否與葉秋薇的事有所牽連。

再者,雖然我以前就見過張瑞寶、認識陳玉龍,但兩人再次進入我的視野,完全是因為我對M事件的調查。如果資料裏提到他們的名字,很可能會對我的調查產生影響,從而間接影響我和葉秋薇的會面。

刻意缺少這四個人的名字,同樣是為了確保我和葉秋薇的會面順利進行。

總而言之,老吳托湯傑超交給我的死亡資料,就是葉秋薇對我進行暗示的重要道具,是葉秋薇暗示計劃的一部分——從資料的種種細節來看,這一點毋庸置疑。可是按照這個思路,老吳和葉秋薇就屬於同一勢力,而老吳又是A集團安排的人——這又明顯與現實相矛盾。

難道說,是我誤會了老吳,他自始至終就是在幫葉秋薇?又或者,他的所作所為,有著某種更深層次、不為人知的目的?他對我進行過多次心理評估,一定早就發現了我的心理問題,為什麽從來不提?他對我有什麽企圖?他究竟代表哪一方的利益呢?葉秋薇對我進行暗示,喚醒作為X的我,又是為了什麽?以她的能力,完全可以直接點醒我,為什麽要不厭其煩地講述她殺人的過程?她想要通過此舉對我造成什麽影響?

問題似乎又回到了原點。

還是那句話,一切疑問,只有葉秋薇才能告訴我答案。

至此,我終於收住思緒,喝了口茶水,輕輕咳嗽一聲。老婆聞聲而醒,迷迷糊糊地問了一句:“看完了麽?”

我松了口氣,合上死亡資料:“看完了,我也得趕緊睡了,明天還要去精神病院做采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