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嵯峨劍戟(第3/14頁)

惠恩尚不知道大理大將軍高言來了釣魚城的消息,又道:“貧僧已將全部情形告知了王堅大帥。張將軍還有疑問的話,可直接去問王大帥。

貧僧連日南下,實在累了,這就回護國寺了。”張玨道:“是,多謝。”又命那提著燈籠的兵士道:“送法師回護國寺,好好歇息。”

張玨進來官署,得知王堅正在飛舄樓上,便緣梯上來。王堅正憑欄向北眺望,眉頭深鎖,神色頗為悵惘。身邊未帶親隨,只有其子王安節和心腹幕僚阮思聰侍立一旁。聽到張玨稟報聲,他迅即收斂了憂色,換上笑容,問道:“高言大將軍一行觀城還算順利嗎?”張玨道:“下官正是為此事而來。”大致說了經過。

王堅皺眉道:“你是說大理人有所圖謀,目下高大將軍等人均已失蹤?”張玨道:“失蹤是實,是不是有所圖謀還不能確定。下官特來請將令,請大帥下令封城,直到找到高言大將軍為止。”

王堅不答,招手叫張玨到圍欄邊上,指著西南方向道:“你看這合州城,多麽安靜祥和。”

釣魚城內外閃爍無數星星點點的燈火。那一盞盞柔和的燈光,代表著千家萬戶歡聚的溫馨。

王堅嘆了口氣,道:“卻不知道這份寧靜,還能維持多久。”顯是預感到即將有風暴來臨。又道:“說正事,封鎖城門倒是容易,下一道命令就是了。可你知道會給百姓帶來多大的不便嗎?你叫城外的樵夫到哪裏去砍柴?又讓江上的漁夫將魚賣去哪裏?不能進城,你讓他們如何謀生。

生於亂世,任誰都生活不易啊。”

張玨道:“大帥的意思是……”王堅道:“有沒有折中的法子?你再好好想上一想。”

一旁阮思聰道:“封城的目的,無非是擔心高言大將軍等人逃走。何不派見過高大將軍的兵士守在各城門要道,只要一發現大理諸人形跡,便上前阻截。如此,豈不是與封城無異?”

王堅道:“嗯,此計甚好。張玨,你以為如何?”張玨道:“很好。多謝阮先生。”王堅道:“那好,就這麽去辦吧。”又問道:“小敏身上搜出的假印在哪裏?”張玨忙掏出那方木質假印,雙手奉了上去。

王堅看了幾眼,便遞給了阮思聰,問道:“阮先生以為這假印如何?”

阮思聰笑道:“刻得相當精細了。不仔細看,還真以為是合州知州大印。”

又問道:“張將軍可有想過那奸細為何要用合州大印,而不是興戎司大印?”張玨道:“我想多半是小敏揭了蓋有余知州大印的榜文之類,拿去請工匠照著刻印的。”

阮思聰道:“印文容易得到,但這印外形尺寸與真印絲毫不差,須得是熟悉本朝體制的人才能知道。那小敏年紀既小,又自稱是大理人,如何又能知道這個?即便她從某種渠道打聽到了,告知她的人既是知道知州大印形狀,多半也知道軍中帥印模樣,又怎麽會不知道合州與其他州府不同,知州並不兼任軍事長官呢?明明帥印更有用,如何要弄一個知州大印?”

張玨道:“阮先生說得極是。若不是小敏穿了戎服,冒充兵士牛二,且偷聽到了口令,僅憑知州大印,是決計上不了上天梯的。”

王堅問道:“這假印之事,你可有問過余知州?”張玨道:“還沒有。

不過下官確是打算明日拿著假印去找他,看他對此事有何看法。”

王堅擺手道:“先不要問了,這件事暫時不要讓余知州知道。”又道:“若是你最近見到余知州有什麽奇怪的舉動,先不要管他,一切等二位冉先生回來再說。”

張玨極是奇怪,然見上司並沒有解釋的意思,只得應了。

王堅道:“還有一件事,明日一早,我要帶著惠恩趕赴重慶府,預計大後天才能回來。興戎司的大小事宜,就暫由你代管。”

阮思聰兼管軍中機要,忙道:“一會兒下官就去草擬一份文書,等大帥過目後蓋上大印,將張將軍代掌興戎司一事知會軍中。”王堅道:“嗯,好,有勞阮先生。當然,目下最要緊的,是要查清楚大理這件事,而且不能張揚。”張玨道:“遵命。”

王堅道:“你可還需要別的人手?”張玨道:“暫時不需要,下官已經請了州學劉教授來幫忙。”又想到寅賓館中那神秘女道士,便問道:“適才下官去寅賓館尋高大將軍,遇到了一位女道士,她就是余相公的貴客嗎?”王堅道:“那件事,我也不十分清楚,但既然是余相公交代送來的,就由他們去吧。你放心,我會派人再交代王立,令他不得與你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