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人西辭黃鶴樓(第4/12頁)



“不,我們是第一次見面。”

“那你自我介紹一下?”

“不用了,我們很快會再見的。”年輕人看著沈飛,雖是拒絕,但言語卻彬彬有禮。

“那好吧。”沈飛也笑了起來,“我這個人的好奇心一向不重。”

“後會有期。”年輕人頷首作別,然後轉過身,自顧自地離去了。

“哎,飛哥,這是誰啊?聽口音不是本地人。”王癩子好奇地嘟囔著。

沈飛看著年輕人遠去的背影,微微搖了搖頭。自己在揚州城混了這麽多年,但確實從沒見過此人。年輕人兩次提到“一笑天”酒樓,多半也是飲食圈裏的人物。從他拔刀的動作來看,其手腕上的力量足以躋身最頂尖的刀客行列。

在“名樓會”即將開始的時候,這個人突然出現在揚州,這會意味著什麽呢?

離“名樓會”還有兩天。

神州廣闊,每個地方的人們都會有著帶有濃郁地域色彩的生活方式。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這句揚州俗語便活靈活現地描繪出了老揚州人的傳統生活習慣。

“早上皮包水”即指吃早茶。揚州人不說“喝茶”,而說“吃茶”,其中是有原因的。說出來也很簡單,因為這早茶的重點在於“吃”,而不在於“喝”。

各式各樣的面點和冷肴才是早茶桌上的主角,食客們手捧一杯綠茶,不時地啜上兩口,除了去膩清胃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便是解渴。

來吃早茶的人很容易口渴,因為他們的嘴,兩分時間在吃東西,八分時間卻是在聊天。

聊得投機時,一頓早茶可以從晨光初上直吃到日當正午。茶社的常客,必然都是些身無雜事的閑人,只有他們才有時間吃早茶,也只有他們才能洞知時局動態,市井裏短,有著那麽多聊不完的話題。

惜春茶社內飾古樸,傍水而建,門口種起一片竹林,恰似在鬧市中辟出的桃源。在這裏吃早茶,近都市而遠喧囂,自然成為老茶客們的首選之地。

茶社二樓有兩張靠窗的桌子,可以欣賞到樓下的水色,這樣的雅座一般都會留給每天都來光顧的熟客。

趙爺和金爺就是這樣的客人,此時,這兩個老頭子正面對面坐在西首的桌子上,一邊吃點心品茶,一邊擺起了龍門陣。他們今天聊的,正是有關“名樓會”的話題。

“我看這次‘名樓會’還不如叫‘名廚會’,三位大廚同台比試,嘿嘿,有意思,到時候還真得去看看。”

“你覺得誰勝出的可能性大一些?”

“這個……還真不好說啊,如果徐老板能夠出馬,自然是‘一笑天’的贏面大,可現在的那個主廚畢竟年輕,道行終究有限啊,不知道徐叔為什麽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這烹飪做菜也是個體力活。徐老板年紀畢竟大了,雖說再支撐幾年還不成問題,但終究會越來越吃力。現在他提前把衣缽傳給弟子,對晚輩即是一種鍛煉,自己也還有能力提攜提攜,做個過渡。我倒認為這步棋是徐老板的一個高招啊。即使這次比試失利,也為東山再起打好了基礎,不會出現以前失去‘一刀鮮’便大廈傾塌的局面。”

“嗯,有道理。”隔壁桌上突然有人自言自語第接了句話茬。

二老徇聲看了過去,說話的年輕人衣冠楚楚,正襟獨坐,端著一杯熱茶,似乎若有所思。見二老注意到自己,他放下茶杯,很有禮貌地笑了笑,用一口標準的普通話說道:“只是這位老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茶社中本來就是聊天會友的好地方,剛才說話的趙爺立刻發出了邀請,“小夥子,一塊過來聊聊?”

“好的。”年輕人點點頭,大大方方地坐了過來。

金爺啜了口茶,眯著眼睛打量了年輕人兩眼:“小夥子,你知道‘一笑天’酒樓的事情?”

年輕人微微一笑:“說起‘一笑天’,上至老板徐叔,下至後廚燒火的老孫頭,每個人我都多少了解一些。”

這樣的話從一個外地人的口中說出,不免讓人有些詫異,二老禁不住對看了一眼。

趙爺往前探了探身子:“那你剛才所說的‘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什麽意思?”

“徐叔著急把‘一笑天’主廚的位置傳給了徒弟淩永生,其中另有重要的原因,剛才您卻沒有提到。”

“嗯,那你倒說說,還有什麽原因?”

“因為明天,徐叔的女兒就要回來了。”

“徐老板的女兒?”趙爺驚訝地睜大了眼睛,“我在揚州這麽多年,徐老板從來都是獨身一人,哪裏來的什麽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