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指控 第三章 施洗者

  這一天更晚些的時候,一行四人回到了斯皮德位於海灘邊的住所裏。應兩位女士的要求,賽斯·沃勒又彈了幾支曲子——在燭光下,和聆聽者保持了一定的距離。

  艾爾米的心裏一陣沖動,甜絲絲、暖洋洋的。這個人挺不可思議,她本人是個虔誠的學者——一個宗教家,因而便真切地認為,人的能力是很有限的。而今晚,坐在不遠處的這個中國男人則在不經意間新手流露出他的多才多藝。晚飯時候,經由斯皮德的介紹,她們得知賽斯對近兩年幾起大案起到過不可小覷的推動作用。飯後的活動——在一家充斥了嘻哈風格敲敲打打的俱樂部裏,伴隨著年輕的黑人DJ幾近瘋狂的切進曲調,賽斯則無所顧忌地輕輕搖擺他的臀部晃動起來。而現在,他在帶領她們進入古典的音樂殿堂……

  作為初次見面的朋友,他,無可挑剔地帶給了眾人這個令人難忘的美好夜晚——可他當然也並非盡善盡美——關於那只左手,他曾經簡單地做出解釋:“我不知道該怎麽行動,這是一種基因病。有人說突發的誘因是我5年前遭受了槍擊,對此專家們也沒有定論……一些人認為我不會活太久,另一個說法則是這變異不一定影響壽命。斯皮德認識幾位出名的學者,我本打算過幾周請他介紹過去看看的,在這裏幸遇了你們……”這番話,略為安慰了女士們好奇心未果的急切心態,他隨後又說,“只是我仍然無法讓你們看到它,以避免影響睡眠。”

  人不是完美的,當賽斯全心投入時候,就閉口不言,一切情感都灌注到樂曲當中——可惜琳達和艾爾米對音樂並不在行。他依然全心投入,直到一絲困倦縈繞在兩位女士臉上,某個樂章結束,斯皮德便建議她們該去休息了。

  “我可以使用你的電腦嗎?”斯皮德下樓前,琳達這樣問道。

  “當然,想用多久用多久,跟我來。”

  斯皮德把琳達帶進書房,轉身離開後,碰到走出來的賽斯·沃勒。

  “去海邊散步?”

  “嗯。”

  “不介意有人相陪吧?”

  “事實上我介意,據我所知,你明天還有工作。”

  “呵,你是對的,”斯皮德在他肩膀上拍了拍,“晚安,夥計。”

  “晚安。”

  海灘上,一對男女飄搖而過。

  他聽不到他們低聲說些什麽。

  他們牽著手、光著腳,走向最靠近海邊的木屋邊,款款地坐下,親密地交談。而後,臉與臉靠在一起。

  對著他們的背影,賽斯·沃勒湧出一絲笑容,然後繼續走他形單影只的路。月光下,海風中,漸漸便只剩下一串模糊的足跡。

  電腦前,琳達打開郵件,盯著文森特標有序號的半身像看了半晌。

  過了一會兒,她在回信窗口下,躊躇不決地敲下幾個字符,“謝謝你,楊克。”然後又把它們飛快地刪掉了。

  燈關了,琳達向著明亮的走廊走去,“砰”的一聲過後,這房子裏漆黑一片。

  ……

  在大約兩小時前的普利茅斯。漢考克偵探長迷迷糊糊地想起了《聖經》中的情節。

  大體來說,有兩類人會對《聖經》感興趣。一類是對宗教有興趣的人們。宗教在人類社會中已經形成了幾千年,它不僅僅是一部分人的信仰,而且深深地影響了整個人類的文化。所以自然會有人對《聖經》感興趣,他們也許只是把它當作眾多歷史書籍中的一部,但他們渴望獲知這本被數十億人傳誦的書籍究竟寫了些什麽?

  另一類讀者則是基督教徒,有的也許剛剛信主,談不上什麽宗教背景;《聖經》對他們來說是一本剛剛打開的教義——一塊沒有經過仔細勘查、備有被繪注在地圖上的神秘領土;也有些是信主多年的教徒,他們成天虔誠地誦讀《聖經》,然而有一天他們忽然發現,他們所讀所看的,不過是那些流傳數千年,輾轉被譯成多種語言的字句而已。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漢考克先生並非上述的這兩類。《聖經》對他而言只是一種保守的家庭所灌輸下來的知識——不過就是一些形成了深刻記憶烙印的字句而已。

  有時候,利益才是漢考克的宗教——在這一點上,他和地方檢察官是處於同樣陣線的。

  地方檢察官並不在意人的冤屈與否,他們更喜歡用一次法庭所消耗的納稅人的錢財來作為衡量一個人善良或是邪惡的標準。這是一種法律性和社會性的考慮,當然也沒什麽可嗤之以鼻的。通常上,多數刑事人員不太喜歡與他們“同流合汙”,漢考克先生則是一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