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準男爵之死 第三章(第3/5頁)

達格利什想,他本來可以直接問議院直屬的公關人員。很明顯他沒有選擇那麽做,這很有意思。他說:“我認識康拉德·阿克羅伊德有些年頭了。他持有《帕特諾斯特評論報》並擔任主編。在此之前報紙歸他的父親和祖父所有。在那些日子裏,報紙都是在城裏的帕特諾斯特地區印刷的。阿克羅伊德並沒有從報紙中賺到錢。他的父親給他留下的那些更為傳統的投資足夠讓他過得很好,但我猜兩者之間差不多盈虧相抵了。他偶爾喜歡登一些八卦新聞,但是這份報紙並不是《偵探》雜志的翻版。一方面,阿克羅伊德沒那個膽量。我印象裏這份報紙有史以來還從未冒著被起訴的風險發表過什麽文章。當然,這樣就使得這份報紙除了文學和戲劇評論的部分都不如《偵探》那麽無畏,也沒有那麽強的娛樂性。文學和戲劇評論倒是有一種讓人愉悅的邪惡感。”他回想起來,也只有《帕特諾斯特評論報》才會把重新上演的普利斯特裏所著的《探長來訪》描述為一個非常煩人的女孩如何給一個受尊重的家庭帶來一大堆麻煩的戲劇。他補充道:“就他們而言,這些事實一定都是準確的。他們一定都核實過了。但是這對於《帕特諾斯特評論報》而言還是出乎意料的惡毒。”

博洛尼說:“哦,是的,這些事實是準確的。”他平靜地說,幾乎還帶了點傷感,並沒有進行解釋,明顯也不想做出解釋。

達格利什想問:“哪些事實?是說這篇報道裏的事實還是在本來那封信裏的事實?”但是他決定還是不問了。這還不算是警方接手的一起案件,更不是他的案子。至少現在,主動權在博洛尼手裏。他說:“我還記得對特蕾莎·諾蘭之死的調查。黛安娜·特拉弗斯溺水身亡對我來說是新消息。”

博洛尼說:“這件事並沒有登上全國性的報紙。只是在本地報紙上有一兩行對這起調查的報道。也沒有提及我的妻子。黛安娜·特拉弗斯並沒有參與她的生日宴會,但是她們確實在同一家餐館用餐。就是在科克漢村旁泰晤士河上的黑天鵝餐廳。官方似乎是采用了保險公司的口號:為什麽要在一次危機中再去制造戲劇化的場面?”

所以當時是把事情掩蓋下來了,反正也差不多就是這麽回事,而且博洛尼知曉此事。一個給政府大臣工作的女孩溺水身亡,又是和大臣夫人在同一家餐館用餐之後死掉的,不管大臣本人是否在場,全國性的報紙上對這件事至少也該有簡短的一段話的報道。達格利什問道:“您想讓我做什麽呢,大臣閣下?”

博洛尼微微一笑:“你知道嗎,我也不確定。我想也許就是讓你留意一下吧。我不想讓你以個人身份來接手這件事,那樣很明顯太荒謬了。但是如果這件事真的發展成為公開的醜聞,我想最終總有人要對此進行處理。在現階段,我想讓你對此事有個大概的概念。”

但這正是他沒有做到的。如果是其他任何人,達格利什就會頗為粗暴地指出這一點來。他在博洛尼面前卻沒有要這麽做的想法,這一點讓他覺得很有意思。他想,這兩次的調查都有報告,我可以從官方的消息來源獲取大部分的事實。剩下的部分,如果真的成為公開的指控,博洛尼也只能和盤托出。如果真走到了那一步,是僅僅需要他個人處理還是提議新成立的小分隊一起行動,就要看這次的醜聞鬧得有多大,嫌疑有多麽真切,並且到底是什麽樣的指控。他在想博洛尼究竟想讓他做些什麽,到底是想讓他找出潛藏的敲詐犯,還是對他進行兩次謀殺的調查?但是看起來最終很有可能會暴露出某種醜聞。如果這封信已經被送到了《帕特諾斯特評論報》,幾乎可以肯定它也被寄到了其他的報社或者雜志,有可能還寄給了全國性的報紙刊物。他們目前也許選擇不采取行動,但是這不代表他們已經把這封信丟進了垃圾桶。他們很可能先擱置不用,去和律師核對一些情況。現在,按兵不動、靜觀其變也許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和康拉德·阿克羅伊德談談也無傷大雅,阿克羅伊德是倫敦最厲害的八卦主之一。通常在他妻子優雅舒適的會客室坐上半個小時,遠遠比花數小時埋頭翻閱官方文件有效也有意思得多。

博洛尼說:“我將在議會大樓和一群選民會面。他們想有人能領著他們四處參觀一下。你有時間的話可以和我一起走一走。”這個請求其實又是個命令。

但是他們離開大樓以後,他沒有作任何解釋就向左走下了台階,來到了鳥籠道。如此一來他們就要沿著聖詹姆斯公園的外緣走最遠的路去到議會大廈。達格利什暗想,是不是他的這位同伴想私下裏跟他吐露一些什麽,在辦公室之外可能更容易說出來。這座迷人的公園占地20英畝,小徑交錯,通暢得讓人覺得可能是在設計時有意為之,這樣就能從一個權力中心方便地通向另一個,這些特點構成了公園特有的美麗。他想,這裏一定比倫敦其他各處聽到的秘密都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