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場 天狗屋(第4/5頁)

“濱本先生,您別說了……”初江的表情就像把整盒粉底都塗在了臉上一樣煞白。

“哈哈哈,我覺得這個人偶的確與眾不同!好像心裏藏著什麽邪惡的念頭,但卻完全猜不出來。不過這正好可以證明它制作得確實非常精巧,不是嗎?”

金井夫婦和日下都不知道該怎麽回答,是表示對幸三郎的認同呢,還是再次感嘆這具人偶的妖異?

“這麽大的人偶……它以前是用來做什麽的?”

“我覺得是個鐵棒人偶,就是在馬戲表演中使用的道具,或者是放在遊樂場裏的。你看,它手掌中心有個小洞,那就是固定鐵棒的插孔。各個關節的活動半徑和真人一樣,或許還能轉動鐵棒讓它翻跟頭呢!不過身體部分就是普通的木頭,沒有安裝任何機關。”

“想必它一出場就受人矚目,因為它和真人一樣大嘛。”

“的確很吸引人。”

“那為什麽要叫格雷姆呢?這個名字有什麽特殊的含義嗎?”初江問。

“我好像在哪部作品中看到過格雷姆這個名字。那個格雷姆好像是一具會不停地往瓶子裏灌水的自動人偶,據說是機器人的前身……對嗎?”日下說。

“格雷姆是猶太教傳說中的人造人,關於它的記錄,最早應該是在《聖經》中的《創世紀》裏……不,應該是在第一百三十九篇中有記載。據說猶太教的偉人代代都有制造格雷姆的能力。亞伯拉罕與諾亞的兒子就曾制造大量的格雷姆,帶往巴勒斯坦。”

“這麽早就有記載了啊?從《聖經》開始?”

“呵呵,的確是這樣,不過是鮮為人知罷了。我對格雷姆做過一番研究。歷史成為傳說,傳說成為神話,而格雷姆也終於在公元一千六百年的布拉格蘇醒了。”

“布拉格?”

“對,布拉格!當時的布拉格是歐洲燦爛輝煌的學術中心,人稱‘千奇百怪之都’。所謂學術,當時指的就是占星術、煉金術、黑魔法等神秘學。所以也可以將當時的布拉格稱之為神秘主義盛行的超自然魔都。魔都中聚集了一群神秘主義者、思想家,以及那些宣稱能夠創造奇跡的魔術師們,格雷姆就在那樣一個城市中蘇醒了。除了這些,還有一個主要原因——當時的布拉格是歐洲最大的猶太人聚居地。”

“猶太人?”

“對,猶太人區。你要問我為什麽會提起猶太人?那是因為格雷姆原本和猶太教中的主神耶和華一樣,是守護被迫害的猶太人的兇神。它力大無比,所向無敵,無論王公貴族,還是鐵甲刀刃都無法將其打敗。猶太人很久以前就開始受到迫害,他們這個民族的歷史就是在流浪中,用血與淚書寫而成的。所以,創造出耶和華或者格雷姆這樣的神祇來保護自己是他們長久以來的渴望。對於格雷姆的誕生,我是這樣理解的。”

“耶和華是主神,是最高的存在,自然是唯一的。而格雷姆則是由修行圓滿的聖職者或賢者創造的人造人。猶太教中有一個分支就是專門研究如何制造格雷姆,以及如何成為超凡脫俗的先知的。他們埋頭於研究各種相關的神秘主義學說,這種思想流派被稱為卡巴拉。”

“後來到了十二、十三世紀,法國與德國都出現了有關格雷姆的論文。有一位名叫哈西德的拉比還有法國神秘主義學者卡恩,這兩個人都在各自的著作中詳細記載了用水和黏土制作格雷姆的方法。”

“制作時所需要的咒語以及必要的儀式都寫得很詳細。自亞伯拉罕以來,只有為數不多賢者與聖職者所知的秘法得以著書立說,從這個層面來講,他二人可謂是功不可沒。那之後的布拉格就成為了制造格雷姆風潮的源頭。”

“格雷姆在布拉格這麽‘流行’,只是因為那裏的人都很崇尚神秘學,而且那裏住了很多猶太人嗎?”

“不止是這樣,還有迫害這個原因。布拉格既是學術的海洋,也是痛苦的深淵,猶太人在那裏受到了殘酷的迫害。”

“被誰迫害?”

“當然是基督教徒,所以猶太人才需要格雷姆。第一個制造出格雷姆的人是一位叫伊塔·雷文·本恩·貝紮雷魯的拉比。他是當時猶太人的領導者,據說他用伏爾塔瓦河河岸的泥土制作格雷姆。”

“後來有很多傳說、童話,以及後世誕生的黑白電影都以此為題材,只是情節上大同小異,主要是說猶太教的一位拉比用泥土捏成一個人偶,然後念起咒語,那個人偶就活了。這自然就是指格雷姆。”

“還有電影?”

“有好幾部呢,所以大眾才會知道世上有格雷姆這麽個‘怪物’。德國電影鬼才保羅·魏根納曾三度將格雷姆搬上了大銀幕。我年輕的時候,大概是昭和十一年,朱利恩·杜維威爾②的《巨人格雷姆》也曾在日本公映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