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教不嚴,師之惰(第3/3頁)

聽到張壽這旗幟鮮明的表態,楚寬這才微微松了一口氣。然而,他正要去張羅紙筆,卻不想皇帝突然揚手阻止了他,隨即就似笑非笑地說:“張卿是想用這新式織機的圖紙,來抵消張琛之前犯下的罪過?你該知道,如若織機和新式紡機一樣高效,那麽朕應該重賞你。”

張壽不慌不忙地反問了一句,隨即卻搖搖頭道,“皇上言重了,臣已經說了,張琛的錯其實是臣這個當老師的沒有提前叮囑吩咐,是臣的罪過。所以真要按照皇上那麽說的話,這圖紙也是為了抵償臣的罪過,他卻有功無罪。而且,所謂絕高的收益,其實並不準確。”

他知道這樣的陳述也許並不符合皇帝的預期,但還是不慌不忙繼續往下說。

“紡紗也好,織布也罷,縱使效率再高,但源頭的棉田若是產出有限,那麽大批的紡工很快就會發現,沒有棉花可以用來紡紗,開工天數不足。而織工也會很快發現這一點。所以,如果說是開工坊的機主,還只是蒙受少量損失的話,紡工和織工很快就會發現,他們受騙了。”

原本心情已經輕松下來的皇帝頓時坐直了身子,隨即就點點頭道:“朕記得你在之前上呈給朕的那份文書裏,就這麽說過。要開源只有兩個辦法,一則是開墾荒地種植棉花,二則是……改稻田麥地為棉田。”

“沒錯!”張壽重重點了點頭,“在江南豐腴之地,因為逐利,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嚴重。”

皇帝臉色頓時微微發沉。哪怕是重商的太祖,當年也同樣是重農,或者說,重農還要更勝過重商,畢竟,只有農田裏有足夠的產出,天下人才能吃得飽肚子,天下人吃得飽肚子,那麽就不會造反。除卻外族入侵,各種水災旱災造成的饑餒,往往是亡國的第一原因。

而張壽的話,卻還沒有說完。

“當然,如果棉花真的能夠供應充足,紡出的紗也充足,那麽最終織成的棉布,產量也會相當誇張。雖然因為棉布太多,布價必定會應聲而跌,但紡工和織工所得,因為產量至少是四五倍增長,所得也許會稍多一點,具體數目雖說不能確定,但多一半總該會有。”

“而他們一旦有錢,自然會試圖改善生活。平日買不起的各種肉蛋需求量也許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