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7章 精一(第2/5頁)

眾人想起往事,一並點點頭。湯顯祖道:“十二年過去了,此事我亦一日不敢忘記。”

“是,就如老師那樣以天下為己任擔起興亡來,不以為自己卑微而不去事功。”盧萬嘉如此言道。

其實郭正域主政遼東後,他們配合在當地屯墾荒田,鼓勵百姓栽種玉米番薯之物,實實在在地為百姓作了不少好事。

“你們在聊些什麽,還不過來!”正陽門的城卒呵斥道。

郭正域笑了笑,當即讓人將文牒奉上。

城卒見了立即拜下道:“有眼不識泰山,還請撫台大人贖罪!”

城卒心想,如遼東巡撫這等封疆大吏進京,就算沒有幾隊兵馬在前開道,也是好幾個大車滿載著打點京官的土宜,至少身後也是家仆成群如此。

似郭正域這樣一個瘸子輕車簡從的,連個七品知縣的派頭都不如。

隨即郭正域從正陽門進京。

郭正域到京後第一件事就是到兵部遞了帖子,哪怕是他這樣封疆大吏進京,但要拜見兵部尚書石星,也不是想什麽時候見就什麽時候見的。

但郭正域有邊功在身,連帶著石星合兵部上下也得到了天子嘉獎,所以兵部官吏特意給郭正域排了次日下午的一個時間。

郭正域聞之後當下給對方一個門包,令對方十分滿意。

此次進京敘職,兵部上下都要打點,這筆錢郭正域早已經備好了。郭正域本人在遼東為官雖是雙袖清風,但對於官場這些陋習也沒打算繞過。

打點好了,可以少許多麻煩,也可以少走彎路。

這與孫承宗截然不同。

孫承宗的清是真清,翰林之所以更清貴,主要還是彼此打交道的對象不同。

“公事已了,”屈橫江提議道,“是了,不知稚繩如何?我們去尋他如何?”

聽了屈橫江提起孫承宗的名字,郭正域默然不語。

眾所周知以往燕京時報的人與孫承宗交情極好,當年林延潮被貶至歸德,孫承宗寧可放棄會試出仕的資格也要追隨林延潮而去,而今……

郭正域與孫承宗卻有了分歧了,這分歧不知是從何而起。

旁人還以為是孫承宗與郭正域一內一外,或是二人地位漸高,顧慮重重,不似以往那般相投。

不過個中原因二人都是心知肚明。

盧萬嘉見郭正域的神色,立即道:“誒,稚繩眼下正在慈慶宮給皇長子講書,此處哪裏是我等想見就見得的。”

屈橫江道:“稚繩不是這樣的人……”

屈橫江要再言卻給盧萬嘉打斷了。

郭正域回過頭來道:“稚繩,我們是一定要見得,不過現在……我先去新民報館!”

聽了郭正域一語,眾人都是拍手叫好。

幾人坐著馬車來到了新民報館。

剛一下馬車,眾人即覺得此處氣象不同。

換了京裏一般衙門那都是門禁森嚴,石獅子把門,還有鼻孔朝到天上去的門子。但是新民報館卻是不同,這裏幾乎沒有門禁,旁人是隨意進出。

眾人問路上樓,但見沿途上的編輯各個都是一副煙熏火燎,好幾日沒睡的樣子。

就算是出身如翰林,也是大致如此。

眾人都是專心致志,心無旁騖,一心都關注在手上的稿子裏,如此氛圍是郭正域他們在其他衙門裏都沒有看到過的。

不久他們在主編室裏見到了方從哲。

方從哲現在可謂名聲在外,經孫承宗之手後將新民報經營的有聲有色,眾人能拜見他都是高興。

不久旁人都退了出去,只有方從哲與郭正域二人留在房中。

正如郭正域不知何時與孫承宗疏遠的,他與方從哲也是不知何時接近的。

作為一名傳統讀書人,郭正域在入仕之初還有些道德潔癖,故而他與孫承宗往來密切,相反對於心思深沉的方從哲少了來往。

但後來林延潮將方從哲引薦給郭正域,故而二人也漸漸拉近了關系。

二人關門說話商量大事,方從哲道:“恩師現在之處境並非太好。”

郭正域嘆道:“我不明白恩師非要提出復張太嶽名位呢?”

方從哲道:“此事說來話長,恩師曾言前兩年面君時,聖上引太祖之言告誡,元朝以寬失天下,失在太寬,相反秦失天下在於猛,漢興濟之以寬,以寬濟猛,是為得之。故太祖濟之以猛,取寬猛相濟之道。”

“太祖濟之以猛,因此廢宰相設錦衣衛,以空印案等整肅貪官汙吏,即位三十一年,無一日倦怠,整頓國事,美命你如何看來?”

郭正域道:“寬猛之道在於裁量,不可一味以猛,也不可一味以寬。更不可各以寬猛為久持。這正如弓弦一緊一松,方能百步穿楊!”

方從哲拍腿贊道:“正是如此,難怪恩師常稱眾門生中你最能領會他的心意。”